人類從何而來?自能夠思考開始,人類就從未放棄過對這個問題答案的追尋和探索。在科學思想還未成為主流的中世紀,宗教神學大行其道,認為人類是由“上帝”創造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18世紀中葉,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觀察,認為生命起源和生物多樣性根本不關“上帝”的事,一切都是自然演化和自然選擇的結果,就連人類都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根據這些理論,達爾文編撰了對生物界影響巨大的《進化論》。
到今天,達爾文的進化論已經提出了數百年的時間,而在這數百年的時間裡因為支持者們不斷的完善,再加上現代基因科學的興起,此時的進化論可以說和達爾文時期的進化論已經大不相同。
然而時間的推移並未將質疑聲抹去,就像進化論剛誕生時那樣,現代仍然有許多人並不認同這生物界的基石理論,尤其是不認同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這一觀點。
當然了,雖然在無數科學家的努力之下進化論已經相對完善,但是有人依舊找到了它難以自洽的地方。
比如按照進化論所說,古猿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大約是1400萬年~800萬年前,而進化成人的南猿生活在450萬~150萬年前。兩種古猿之間有著幾百年萬年的“空白期”,這是不是能證明進化論並非確鑿無疑呢?
事實上,之所以有許多人不相信古猿進化成人的說法,主要是因為沒有找到正在進化成人的古猿化石,因為除非古猿們一夜之間全部下樹直立行走,否則一定會留下“中間種”的化石。
就在大多數科學家對“中間種”化石頭痛不已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顛覆常識的猜想為尋找中間種提供了思路,會不會有一段時間古猿並沒有在陸地活動而在水中呢?這是不是意味著“中間種”也可能在水中呢?
其實這個猜測並不是無的放矢,在許多深海地區曾多次發現類似靈長類足跡的痕跡,更主要的是,通過對地球歷史氣候的分析,科學家們發現地球上的冰川曾在800~400萬年前大量融化過,這大規模的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淹沒了非洲許多土地。
由此才會有科學家提出猜測,會不會在冰川融化的時期,因為陸地被大量的海水淹沒,古猿們為了生存從陸地轉移到了水中成為了“水猿”。
後來隨著溫度的下降海平面也慢慢下降,被海水侵吞的土地漸漸顯露出來,古猿們這才慢慢回到了陸地繁衍生息。
因為在這個猜想中古猿的演化過程是在水中完成的,所以能夠很好地解釋為何找不到中間種的問題。這個猜想被稱為“水猿說”。
事實上,這個猜想之所以能夠被提出,靠的不僅僅是地球的歷史氣候,主要原因在於人類身上有許多地方跟陸生靈長動物有明顯的區別。比如地球上所有的靈長動物中只有人類身上沒有濃密的體毛,反倒是滑溜溜的。
而仔細觀察水中生物不難發現,水中生物身上通常也沒有體毛,這是因為體毛的存在會給水中活動造成極大的阻力。
那麼為什麼人類還會保留頭髮、鬍鬚和眉毛這樣的體毛呢?其實這些體毛的存在主要是起到保護作用。
試想,一個人從混濁的水中走出,如果沒有眉毛,那麼這些髒水將會直接流到眼睛裡,而有了眉毛之後,水中大的顆粒物將會被有效的過濾下來,大幅度減少對眼睛的傷害,頭髮和鬍鬚的存在也是同樣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從古至今世界各地都有關於美人魚的傳說,現在通常認為人們看到的所謂美人魚其實是一種名為“儒艮”的海洋生物。而如果“水猿說”成立,那麼傳說中的美人魚會不會是那些沒有選擇上岸的水猿進化而成的呢?
其實拋開進化論的內容不看,關於人類的起源還有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理論——“外星生命創造論”。該理論認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種子是外星文明灑下的,而人類則是外星文明創造出來的產物。
這個理論有可能是真實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假如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再到簡單生命這樣一步步演化而來,那麼各個物種的基因和細胞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會像現在這樣呈相同的結構。
而對於人類一步步演化的過程,生物學家凱瑟琳·s·波拉德(Katherine S. Pollard)認為,從嚴謹的統計學方面來看,在幾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一個十分保守的DNA序列發生多次變化的概率是零。
這就意味著人類要麼就不是從古猿一步步演化而來,要麼就是從古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受到過外界的干擾或者修改。
就像費申科夫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馬克西姆·馬庫洛夫(Maxim Makulov)所說的那樣:我們遲早要接受一個事實,即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帶有外星親戚的遺傳密碼,並且演化也並不是人類現在想象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