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生命,與內外部的諸多環境因素有關。在地球外部,太陽作為中心天體在很大程度上維持著太陽系內部的穩定,使得各大行星和衛星有序地執行。同時太陽自身的執行也比較穩定,即使偶爾會有太陽活動影響地球,太陽依然穩定地向地球輸送光和熱。在地球的內部,大氣層、磁場、陸地和海洋都是重要的環境因素,地球現在的格局可以說是經過幾十億年的發展才形成的。既然這種格局能夠孕育生命,說明它是無法輕易改變的。
隨著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人類意識到陸地活動範圍有限,於是從上個世紀末就開始了填海造陸等將海洋轉變成陸地的行動。雖然填海造陸確實能夠給陸地生物創造更多生存的空間,但卻也剝奪了海洋生物的生存權利。然而在發展機遇面前,人類往往會做出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選擇,導致越來越多的水域變成了陸地。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面積對換的話,會發生什麼呢?
眾所周知,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只佔到了總面積的3成左右,而海洋麵積則佔到了7成。如果海陸面積一開始就對換,變成了七成的陸地和三成的海洋,那麼生命的出現有可能會晚很多年,甚至有可能不會有生命出現。因為根據地質學家們長期的研究發現,在生命出現之前,地球和火星較為相似。如果這時候的地球存在陸地面積比海洋麵積大的情況,那麼地球氣溫將會上升到更高的程度。物理學上存在比熱容這個概念,它指的是物質吸收熱量的能力。
水的比熱容要比土壤的比熱容大,因此它們在吸收太陽熱量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早期地球上存在七成陸地和三成海洋,那麼地球上的氣溫是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如果人類填海造陸的趨勢得不到遏制的話,那麼若干年之後地球上的陸地面積也可能比海洋麵積大,這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呢?首先受到影響的是海洋生物,很多物種的生存空間被剝奪了,導致原本不在同一區域生活的物種被趕到了一起。
然後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物種之間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互相爭鬥,最終有可能導致物種的滅絕。其次,直接影響地球上的氣候。如果說海洋生物的滅絕有可能不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那麼氣候的變化是全球性的,一定會對人類等陸地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脅。逐漸減少的海洋麵積意味著更多太陽熱量無法得到吸收,從而釋放到陸地上。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持續發展下去,最終導致地球上的氣溫越來越高,水域蒸發越來越強烈,地球有可能變成第二顆火星。由此看來,陸地並不是越多越好,大自然既然已經形成了這樣的格局,自有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