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戴森球”,是弗里曼·戴森在1960年就提出的一種理論。所謂“戴森球”其實就是直徑2億km不等,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這是一個利用恆星做動力源的天然的核融合反應堆。

戴森球

科學家在一臨近恆星系統中發現了奇怪的亮度波動現象,這可能是我們發現的外星人星際能源工程的證據。KIC 8462852恆星系統距離我們1480光年,這個距離其實不算太遠,但我們目前的技術仍然無法抵達

戴森球

據國外媒體報道,KIC 8462852恆星系統位於1480光年之外,科學家在該系統中發現了奇怪的現象,一系列奇異的光波動現象無法用現有的理論進行解釋,因此有理論指出,這可能是我們發現的外星人星際工程的證據。根據這個理論,當有一個巨大的物體通過恆星前方時,會導致恆星亮度發生微弱的改變,該方法也被用於發現系外行星,不過這次我們發現了不尋常的現象。暗示這可能是一個外星軌道建築,執行在恆星周圍的軌道上(即所謂“戴森球”)。

KIC 8462852恆星系統距離我們1480光年,這個距離其實不算太遠,但我們目前的技術仍然無法抵達。開普勒望遠鏡從2009年開始就持續對目標恆星進行監視,尋找微弱的亮等變化,以此發現系外行星。這次公佈的資料中,科學家發現了奇怪的地方,顯然這不是一顆行星,恆星光訊號波動的現象暗示有一個較大的物體通過了恆星盤面,有可能是外星人的能量站,或者說是超級油井。

戴森球

從圖中可以看出,一系列的光波動目前仍然無法解釋,耶魯大學科學家Tabetha Boyajian指出,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恆星訊號,以為是探測器出現錯誤。但是檢查之後,也沒有發現問題,因此這個訊號可能是真實的。如果這顆恆星被外星人利用,那麼其周圍會佈滿各種軌道建築,以最大限度汲取光能。這就會導致恆星亮度發生改變,下降到原來20%的水平。該現象發現於2011年,每次活動呈現週期性,大約5至80天,這段光變曲線與其他恆星有所差別。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搜尋地外文明研究所等機構也在推進地外文明搜尋,目前科學家建議我們應該尋找恆星周圍的人造建築。因為高階文明需要使用大量的能量,恆星上取之不盡的能量是可開採的。如果某個恆星系統被先進的外星文明殖民,那麼會產生大量的中紅外波長訊號,由此可發現外星文明。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美極了!宇宙中十大最美星雲,你最喜歡哪個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