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為陰、時間為陽。
空間:
宇宙宏觀的無限性與存在個體相對的有限性,這是一組概念。
空間絕對意義上的無法分割性——宇宙中不存在真正的真空,包括離子之間、夸克之間或者更微觀的存在之間。而且宇宙的微觀也是無限的,正像他的宏觀趨勢一樣。我們日常所謂的存在之間的空隙(空間)實質上是由無限微觀存在填充的,空氣的基本粒子之間也是這樣,我們所講的太空條件下所謂的真空也是充滿著我們所未知的填充物。
宇宙可視為一個無法分割的整體,個體存在的相對性只是有限邏輯對宇宙整體的相對性存在。無法分割的概念對於事物聯絡的普遍性意義的理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使普遍聯絡的哲學意義從抽象走向具象的範圍中來,這裡無非要人們認識到我們所不知道的無限的微觀存在,雖然我們目前的科學使我們無法清晰“妙”(老聃語::“常無,欲以觀其妙”)的具象。
有機分割構成存在自然的個體性及其邏輯,這種分割屬於存在自然地屬性。而人類意識上由於個體存在環境的兩分性(面對第一自然構成人的自然環境,面對建立在人之上的環境構成人為環境——這是文明社會所帶來的特有的情況)從而導致人為(或稱之為第二自然)邏輯的產生。這樣的產生源於個體能力不足導致的對整體(社會性)需要,社會性的目的是要最終完成對個體的充分完善和實現,正如卡爾所言——個體的自由。社會性是一個手段,根本的是要解決對個體的實現。國家機制中如果沒有充分的對這一方面的認識最終將會走向違背自然真性的道路而發生混亂和倒退!歷來正統的哲學家、政治家、思想家都喜好恢弘的概念遊戲以適合世俗社會的統治利益,最多兼和了一些自然邏輯,而所兼和的自然邏輯往往也被片面的宏觀化為國家、社會等大的概念了,這樣的原因是符合兼和的目的的。
似乎那些偉大都永遠只屬於國家的事物、權力者的事物而同生活、同具體的人毫無關係。這種閹割的目的性和隱秘性都是很明確和清晰的,人們囿於其文化的超人角度而自損和盲目崇拜,這就是閹割文化。意識上的這種反個性的閹割文化就是人為文化,而能夠秉順自然邏輯併成為第二環境繼續獨立發展的人的自然文化或稱之為第二自然邏輯才是真正我們需要的文化!不同中才能有同,同反而是真正的不同了。我國的具體國情是:個體自我的發展得到普遍的趨向性認可,但並沒有形成個體的成熟性,所以還只是口號上認可而實際上體現出很難形成某一觀念符合實際需要的大眾化主動接受的局面。這就是同而不和的局面,各自傾訴而互不相干。因為我們的國家整個風氣就是虛浮而不務實求真,個體生命紮根於自然土壤很淺,所以內在的連結就很少。花草本就稀少,何談參天大樹,何談對共同利益的道德遵守!
社會的根本是個體,國家性、社會性的偏執都是閹割者的目的。而我們所謂的自私已被閹割到更多的犧牲自己的習慣中來,把大的經常的利益義務獻給了竊笑的閹割者而面對本階層、階級的時候又同樣符合嚴格者的利益而相互征伐不息!!!這都是實踐出來的體會啊,也完全符合深層次的思辨所得。
僅僅在人文方面麼?科學領域、嚴格的研究領域,還有哪一領域不是如此呢?!那些經濟、政治、教育等理論都是什麼情況呢?中國缺乏的真性已使我們生活在岌岌可危的境地了而已完全不只是虛假的階段了!!!戴旭的包圍論還用的著十年二十年的學術研究方面的威懾才能讓人們達成共識麼?從生活中細小的方面你就知道政治了、知道經濟學了、知道國際形勢了。
意識上的自然邏輯不是隨意的,雖然他產生於同人為邏輯同樣的主體中(人)。也並不是第二自然邏輯就是絕對的什麼真理,但他所形成的社會性運動趨勢所帶來的總體結果必然是健正的和進步的,是生機勃勃的生命運動的屬性。主觀狀態正確了方向就正確了。
閹割者以毀滅社會的整體利益為代價來滿足自己的世俗慾望,社會能夠承受的原因源於國家暴力以及社會進步的生產力因素(它能夠帶來更多的剩餘)。
存在的兩重性——時、空的思辨之二(時間)
時間:空間的邏輯持續、積累構成時間的存在。也就是個體存在邏輯的持續性構成時間的概念。那麼空間邏輯與時間邏輯是怎樣的關係狀態,這是我們要明確的問題。在物我的關係中:
內在(內部存在) 內在
我 ——外物
外在(表象存在) 外在
微觀的聯絡(內在)與宏觀(外在,表象的)的聯絡是不同的,外在聯絡的有限性與內在聯絡的無限性構成統一體。人類的本能概念就屬於內在聯絡中的最外在邏輯,也就是相對有限的內在分割部分。個體空間的有限性體現的是個體特定的對宇宙存在的邏輯性,而其內在微觀聯絡的無限性正是個體對宇宙天壤的根的執行狀態。在我過去主動拋棄的稿件中將我的內在稱為空,將外物(宇宙總體)稱為無。事實上佛家、道家在哲學方面(一般不這樣認為)的論述是很深刻的,經過多年的總結我還是堅定佛、道都因為他們的世俗化而將哲學性的內容定格了、投胎到現實中來、在現實中固定了從而也異化了思想的永恆的生命意義。
把事物的聯絡分為並列、持續兩種狀態,那麼又形成個體內、外的並列關係,個體內、外的持續關係。個體就是空間的有機性積累,具有本身自在的同宇宙相對應的統一體。空間的這種有機性積累就構成時間的確立和實現,它是連貫的邏輯性的並且這一時間意義應當是此一個體本身的時間特點,特定的邏輯形成特定的時間存在。那麼在對待事物上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待事物會全面而深刻的,脫離世俗躁動的表象視角並不是真空的感念而是帶來對於表象世界更為豐富、生動而恰當自然地對待,如同家人、朋友之間,人們講的誠意就在這裡面,學習上、科學上的誠意就在裡面,工作、生活、娛樂上的誠意就在裡面!人文的意義也在裡面,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動物而特有的本能之上的精神思維的意義就在裡面。
個體內在的前持續是無限的,這就是我所謂的宇宙之根。個體透過這一根形成自身先在的本能的宇宙性,所以我的狀態即是先在宇宙性的。這似乎又回到了先驗論的不學而知之的境地,並非如此。先驗論把本能性的存在擴大到了個體空間之外的一切領域,將個體性同外物性混為一談。這裡我只強調一點:個體內在的宇宙性是指個體具備先在的同外物的無限聯絡性,個體具備這樣的客體基礎(宇宙之根),但並非便與宇宙等同了。所以不要偏執的去完全否定先驗論,在《反杜林論》(恩格斯)中杜林的思想就完全將個體的思維邏輯同外物等同起來了,這就否定了個體的發展性和客觀性,這也是人類有了文明和閒暇之後最容易發生的思想錯誤。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