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一、現有的證據仍然遠遠不能證實時空彎曲理論

科學界普遍認為,宇宙間有四種基本作用力。但迄今為止,科學界們只能描述這種現象,而根本不能揭示這些“力”的出處,即“力”來源和謎底。牛頓透過一個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並建立了力學體系,但牛頓僅僅是個力學體系的描述者,他以及後來的科學家也都僅此而已。愛因斯坦是個例外,他企圖透過廣義相對論來揭示萬有引力,認為萬有引力是物質的存在使時空發生彎曲所致,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都會彎曲其周圍的空間,導致它周圍物體向空間彎曲的方向運動,例如在太陽系中,太陽由於其質量彎曲了它周圍的空間,導致太陽系的行星圍繞著太陽進行運動。據說,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理論已經透過水星近日點進動、光線在引力場中彎曲(引力透鏡)、星系譜線紅移(強大的引力會導致電磁波頻率變小)等3個方面得以驗證,最新的“引力波”的發現據說也能證明。

愛因斯坦認為萬有引力是物質的存在使時空發生彎曲所致

但是,難道僅僅有這三個證據就能確認愛因斯坦的時空彎曲理論是正確的嗎?我們知道,歸納法規定必須擁有接近於無限多的n個證據,才能確定其結論是否合乎邏輯,僅僅3個證據怎麼就能夠確定時空彎曲理論是真理哪?這是違背基本邏輯常識的的。許多現象可以有多種解釋的,不能僅僅因為幾個簡單的發現就說明該理論是正確的。

能夠造成“水星的近日點進動”、“光線彎曲”等所謂視現象的動因很多,比如星際之間的光線可以透過大量的折射造成上述視現象,某一區域物質被大量分解成光量子的時候也可以造成類似的現象。卻為何就由此肯定彎曲空間理論正確呢?明顯的牽強附會!事實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919年,愛因斯坦的這一理論在一次日蝕中受到了檢驗,人們把太陽位於空間某處時靠近太陽的某些恆星的位置,與太陽不在此處時這些恆星的位置進行了比較,當時以為愛因斯坦的理論站住腳了,但這一結論卻在1967年人們對太陽的形狀所進行的精密測量時被打臉,他們發現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並不準確。

事實上,由於人類只能對三維空間形成感知,人類也永遠無法親身證實時空彎曲,時空彎曲也只能存在於理論上的虛構。我們也可以用一些基本的常識來否認時空彎曲,比如地球上的萬有引力的時空彎曲是一個什麼結構?難道地球上處處的時空都像一個大鍋一樣嗎?如果時空彎曲,為何落到地球上的物體在進入大氣層後都是直線下降?

南極洲放飛的攜帶微波背景儀器的氦氣球實驗

而最新的科學發現也得出了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相反的結論,這些發現卻證實了時空是平直的觀點。1998年,美國、義大利等科學家透過在南極洲放飛的攜帶微波背景儀器的氦氣球實驗,用三角方法證明:宇宙空間完全是平直的。2001年6月,美國航天局發射MAP衛星到拉格朗日點上,用來進一步尋求宇宙空間的幾何性質,實驗結果進一步證明了“宇宙空間是平直”的結論。另外,也有人也透過理論證明,根本不存在“彎曲空間”。

另外,愛因斯坦的時空完全理論還有一個巨大缺陷——該理論無法解釋其他三種作用力,因而包括相對論在內的現代科學理論是無法建立完全性大統一理論的的,或者說企圖透過現代科學這種過時落後的認知方式建立大統一理論只能是一種妄想。完全性大統一理論需要比現代科學體系更為先進的認知體系和知識形態才能夠完成,這就是新文明認知體系和認知方式。

二、雙子定律

科學物質觀將所發現的物質之間的四個相互作用分別命名為為萬有引力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並把傳播這四種力的媒介粒子分別稱之為膠子、光子、W 及 Z 玻色子、引力子,而且還聲稱還找到了相應的實驗證據,認為這是造成物質運動的根本原因。又由於它們的自旋數為整數,故又統一稱之為規範玻色子。科學發現的規範玻色子包括:

雙子定律

基於各種事實分析,根據統一資訊理論,我們可以總結出造成宇宙萬物產生及運動發展變化的總根源和總規律,這就“雙子定律”。

合成極限粒子導致空間膨脹,表現為斥力

“宇宙只有極限粒子和能量子兩種客觀存在,它們造就了宇宙的萬千世界。極限粒子是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可分為正反極限粒子。同性極限粒子之間集合同性能量子形成同性極限粒子及相應空間,造成空間膨脹,引起周圍物質進行擴散運動;異性極限粒子之間分解極限粒子形成能量子後消融相應空間,造成空間凹陷,引起周圍物質進行收縮運動。極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與自身質量成正比,而與相互之間的距離成反比。”

分解極限粒子引起空間收縮,表現為吸力

“雙子定律”基於兩個原理:

1、宇宙疊加原理:整個宇宙(包括空間)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或)實體物質零距離疊加而成,宇宙是一個實心的物質體,不存在任何真空,極限粒子所到之處就是宇宙的邊緣;

2、質能轉化原理: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化,即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轉化成質量(統一資訊理論認可質能關係式)。

這個規律就是極限粒子與能量子相互轉化的規律,說明了宇宙萬千世界是由極限粒子和能量子的相互轉化形成,故我們也可將該規律稱之為“雙子定律”或“雙子造宇宙定律”(如圖1)。 雙子定律是宇宙萬物產生及運動發展變化的最基礎根源和宇宙總規律。基於雙子定律,統一資訊理論徹底解構了四大作用力和標準模型基礎所構築的現代科學體系大廈。相比現代科學理論,統一資訊理論的基本規律能更合理且清楚明白地解釋宇宙幾乎所有已知和未知的各種現象,恰如其分地解釋質能方程式、宇宙平直時空理論、四大作用力的時空假象、光速不變原理、宇宙膨脹現象、生命和精神的實質,等等。

按照量子論的關於量子的定義,“雙子定律”的“雙子”——能量子和極限粒子才是真正的量子,因為只有它們才符合“不可分割的最小個體(或單元體)”的量子定義。能量子是不可分割的非實體物質單元,極限粒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實體物質單元。因此,宇宙只存在能量子和極限粒子2種量子。

根據雙子定律,宇宙所有物質都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疊加而成。不僅如此,宇宙空間也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疊加而成的。宇宙中那些看起來似乎虛空的一無所有的區域其實也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構成的(沒有任何真空),只是因為其極限粒子的質量極輕,而難以被人類觀測到而已。大家對這個觀點不能理解的是,如果宇宙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堆砌而成,那麼物質之間的界限如何確定,物質又如何運動?其實這是個觀念問題,物以類聚,每種極限粒子會聚集和其性質相近的極限粒子而形成有其特徵的物質,從而與其他物質相區分而形成物質的界限,比如大家往往以為地球上的物質之間是空間,但事實上這些物質之間的空間是由相對輕薄的極限粒子組成的氣體構成的,而天體之間的空間則是由遠比形成氣體的更為輕薄的極限粒子構成的,只是由於很難被現代人所認知而被誤以為真空。極限粒子所到之處,就是宇宙所到之處,最外層的極限粒子就是宇宙的邊界。

在瞭解了“雙子定律”後,我們可以得到遠比相對論更為合理、更為簡單清晰的有關所謂“引力波”解釋。首先,統一資訊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疊加而成,宇宙根本不存在真空,那麼任何物質運動都必然會導致整個宇宙的擾動,只是通常情況下過於微小而不能探測到而已,但是大質量物體的相向合併就不同了,其對宇宙的擾動將相當壯觀,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在遙遠的距離或可也能探測到這種擾動。其次,黑洞的實質為大質量極限粒子固體的集合體,大質量極限粒子會因為其自身質量的巨大而不斷分解蠶食周圍的相對小質量的極限粒子,而由於極限粒子的體積都大小相同且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真空”,當極限粒子被不斷分解時,就會使黑洞及其周邊物質的空間不斷 “坍縮”,由此連鎖性地導致整個宇宙空間發生明顯的向內收縮的現象(每個極限粒子分解後都會引起宇宙空間收縮),這就是被科學界所謂誤以為的“引力波”現象,而當兩個以上的質量足夠大的黑洞相互靠近後,其周圍極限粒子被分解的力度將可能會驟然增大,從而導致宇宙空間收縮的程度驟然加劇,引發整個宇宙空間朝向雙黑洞的方向形成規模性的內縮和移動,於是,科學家所久久期盼的“引力波”便被地球上的探測器探測到了。

現代科學對人類的誤導之一就是將“波動”本身視作一種具有能動性的物理現象,但“波動”現象本身不過是一種外在運動圖形軌跡,其本身既沒有質量也沒有空間,何以會蘊含能量並造成物質的物理移動?因此,“波動”現象一定是有其內在物理原因的,正是這種原因才造成了“波動”,但是現代科學對“波動”的內因解釋只是將此籠統地歸結為能量,而統一資訊理論卻對此卻有很明確的解釋。根據“雙子定律”,包括引力在內的“四大作用力”其實並不存在,它們不過是基於極限粒子等物質的形成和分解而導致的膨脹和收縮現象,“引力波”就是基於極限粒子分解後所產生的空間收縮而產生的外在表象。也就是說,既然“引力”事實上不存在,那麼,基於規模性的極限粒子被消解而造成的規模性空間位移現象的“引力波”也不過就是一種時空假象而已,因引力而產生的波並不存在,“引力波”是一種與事實不相符合的謬稱。

由於宇宙中不存在真空,極限粒子的分解與合成時,必然會引起“空間”的收縮與膨脹,從而極其自然地體現了各種吸引力與排斥力。

(一)電磁作用的實質是極限粒子合成與分解所帶來的空間膨脹與收縮現象

電磁吸引作用是由於兩種帶相反電荷(實質上是物質歸屬性相反)的極限粒子,對其相互之間的可感極限粒子形成共同的分解作用,而造成許多極限粒子因被分解而使其失去空間並導致空間凹陷,從而形成距離拉近的吸引現象。電磁排斥作用由於兩種帶相同電荷的極限粒子對其相互之間的能量子形成共同的集合作用,導致集合成許多極限粒子並進而形成相應的空間,從而造成空間膨脹而造成相互排斥的假象。極限粒子之間的分解和集合作用效能與其距離成反比。

1、極限粒子之間分解和集合極限粒子的效能和庫侖定律具有一致性

假設極限粒子甲的質量為m1,極限粒子乙的質量為m2,二者之間的距離為r。那麼,極限粒子甲(在半徑為r的距離上)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體現為u1=m1/r,而極限粒子乙(在半徑為r的距離上)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體現為u2= m2/r。當他們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發生聯絡時,其必然會導致二者合作進行極限粒子的集合和分解,此時,二者合作進行極限粒子的集合和分解必然是相互倍加的。因此,它們合作進行極限粒子的集合和分解的效能為U= u1×u2= m1× m2/r2(m的單位為千克,而r的單位為米)。極限粒子的這種效能會因其效能造成相互之間的膨脹和收縮現象,而明顯給予相互之間產生作用力的感覺。顯然,極限粒子的這種現象很類似於庫侖定律。

庫侖定律是這樣描述的:表示兩個帶電粒子間力的定律,是電磁場理論的基本定律之一,關係式為:F=k×(q1×q2)/r2。真空中兩個靜止的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與這兩個電荷所帶電量的乘積成正比,和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著這兩個點電荷的連線,同名電荷相斥,異名電荷相吸(見圖2)。其中,電量 q 的單位為庫侖(C),距離r的單位為米,比例常數 k = 9.0×109牛·米2/庫2, F 的單位為牛頓(N)=千克· 米/秒2。

可以看出,極限粒子之間的這種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與所謂的電磁作用力具有明顯的正比例對應關係。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妨在極限粒子的效能中加上一個效能常數L,然後透過二者的對等關係來看看會得出一個什麼結果。

U=F=k×(q1×q2)/r2= L×m1× m2/r2,

k×(q1×q2) = L×m1× m2

由此可以看出,極限粒子與點電荷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電荷不過是用來體現極限粒子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而已,點電荷就是極限粒子本身,點電荷的電量與其質量成正比。因此,可以認為所謂的電磁作用是指:電磁作用是基於同性物質之間和異性物質之間所造成的極限粒子的合成與分解而形成的空間膨脹和收縮現象。

2、效能質量

這兒還有一個問題,既然極限粒子與點電荷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而點電荷的電量與其質量成正比,為何質量要遠大於電子的質子卻和電子的電量一致,而中子卻沒有電量哪?問題在於,這兒所說的正比關係是指作為點電荷的極限粒子,而質子、中子卻是複合粒子,實質上並非是點電荷。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需要進一步說明,由於極限粒子存在“同性物質之間合成極限粒子,異性物質之間分解極限粒子”的性質。因此,如果一種物質是由相異的極限粒子構成,那麼,其分解或集合極限粒子的效能就僅體現在其相異物質的質量差上;反之,其分解或集合極限粒子的效能就僅體現在其相同物質的質量和上。我們把這種物質所體現出的同一種性能的質量就稱之為效能質量M性,這樣,上述等式就可以進一步更改為:k×(q1×q2) = L×M性1× M性2。

現在,我們就可以明白質子、中子的所謂電量何以存在與其質量不符合的原因了,主要原因在於質子、中子的內部分佈著具有相反性質的點電荷上夸克和下夸克以及其它物質。上夸克的電量為2/3 ×1.602×10-19C,下夸克的電量-1/3×1.602×10-19C,它們顯然是互為反物質。質子由2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構成,故其效能物質僅呈現為一個單位效能質量;中子由1個上夸克和2個下夸克構成,故其效能物質僅為0。

3、物質效能公式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極限粒子之間分解和集合極限粒子的效能可以被進一步歸納為物質的效能公式,但這需要我們首先求出常數L。由於我們已知夸克屬於極限粒子,而其電量、質量也已被測得。這樣我們就可以透過“k×(q1×q2) = L×M性1× M性2”等式,求出常數L。

(1)物質效能公式推導

已知:上夸克的質量2.6745×10-30kg~7.132×10-30kg,下夸克的質量6.0622×10-30kg~1.4264×10-29kg。上夸克的電量為2/3 ×1.602×10-19C,下夸克的電量為-1/3×1.602×10-19C。常數k=9.0×109牛 ·米2/庫2。

根據公式k×(q1×q2) = L×M性1× M性2可知:

L的上限=9.0×109×(2/3 ×1.602×10-19×-1/3×1.602×10-19)/

2.6745×10-30×-6.0622×10-30≈3.165792×1030

L的下限=9.0×109×(2/3 ×1.602×10-19×-1/3×1.602×10-19)/

7.132×10-30×1.4264×10-29≈5.045478×1029

這是一個不確切的數值,為了進一步的精確,下面透過電子的數值進一步求出L的值。假設電子是由同性物質構成的,如果電子的數值就在上述數值之間,就可以基本認定電子就是由同性物質構成的複合粒子,其數值也基本可以被認定為L常數。反之,則只能說明電子也是由互異的極限粒子構成。

已知:9.109×10-31kg、電荷為-1.602×10-19C。

根據公式可知L=9.0×109×(-1.602×10-19)×(-1.602×10-19)/(-9.109×10-31)×(-9.109×10-31)≈2.783723×1031

計算結果L的數值大於上述範圍,由此可以認為電子也是由相異的極限粒子構成的,看來,透過電子是難以計算出L的數值的。這樣,我們就暫時將L的值確定為透過夸克計算的中間數:L≈1.835185×1029(牛 ·米2 /千克2)。由此可以得出物質的效能公式如下:

U= 1.835185×1029×( M性1× M性2/r2)

其中:U為物質分解或集合極限粒子效能,單位為牛頓(N)=千克· 米/秒2(kg·m/S2)。M為效能質量,其單位為千克,而r的單位為米,常數L為暫取值。推而廣之,這個公式也可以為所有物質的效能公式。需要說明:物質的效能公式常數L只是個近似值,以後需要不斷更正。

這個公式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當物質的效能質量相同時,其相互之間的效能數值U為正值,數值U表示這兩種物質集合極限粒子的效能;當物質的效能質量相異時,其相互之間的效能數值U為負值,表示這兩種物質集合與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物質之間的效能數值與電荷之間的庫侖力完全一致,其實質本質上是一致力的,但由於科學的誤區而導致所謂的電磁作用歪曲。

(2)效能質量與電荷的關係式

假設上述物質效能公式中的M1和M2的數值完全相同,q1和q2完全相等,我們可以根據公式“k×(q1×q2) = L×M性1× M性2”,得出物質電荷與效能質量的關係式:

q=×M性=4.51563×109×M性(q單位庫倫,M單位為千克)

當然,這個數值還需要進一步核准。由此可見,物質電荷就是物質自身具備集合和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而已,物質的電磁性作用不過是基於這種效能而給人所帶來的假象。

物質電荷與效能質量的關係式還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某種物質純粹是由同性物質構成,即m=M性,那麼,其效能所體現出來的所謂電磁效能將是非常驚人的,如,黑洞、磁鐵可能就是這樣一種特殊物質。反之,如果某種物質的正反物質質量相等,則其基於效能質量而分解或集合極限粒子的效能就等於0,如日常所見的那些顯示中性的物質。

基於此,我們可得出電磁吸引作用形成的機制:異性極限粒子對其相互之間的可感極限粒子形成共同的分解作用,而造成許多極限粒子因被分解而使其失去空間並導致空間凹陷 ,由於宇宙不存在真空,故每個極限粒子被分解形成一個極限粒子的空間凹陷後,四周的極限粒子就會在最小時間內填充這個凹陷空間,從而引起周圍極限粒子的向裡的收縮運動,並造成了距離拉近的吸引力假象。電磁排斥作用是由於同性極限粒子集合相互之間的能量子,形成許多極限粒子,導致新的空間佔位,從而引發空間膨脹,並造成了相互排斥的假象(如圖3)。

注:文中所提到的效能、效能質量在《紫微星明》有詳細解釋。

(二)強相互作用是基於異性強子之間的分解效能而形成的最大空間收縮現象

根據科學發現,強子之間在相距10-14~10-16m範圍內會產生的較大的作用力並容易形成強作用力,這就是所謂的強相互作用。本文將揭示,強相互作用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只不過強子之間的現象突出一些而已。

強作用是短程力,在四種基本作用中最強。傳統物理學最早認識到的質子、中子間的核力屬於強相互作用,是質子、中子結合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後來進一步認識到強子是由夸克組成的,強作用是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統一資訊理論認為,強相互是所謂電磁吸力的極大值狀態。

根據物質的效能公式U= 1.835185×1029×( M性1× M性2/r2),可知:當兩種異性極限粒子質量足夠大時,則其相互合作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也會足夠強,並隨著它們之間極限粒子的不斷減少,造成相互距離的進一步拉近,而使分解極限粒子的能力不斷增強,這同時也使得它們之間生成極限粒子的難度增大,如此就形成了一種不斷向內收縮的趨勢,於是就造成了它們相互吸引不斷加強的假象,且這種所謂的吸引力最終會達到極大狀態,這就是所謂強相互作用現象。但這種極大狀態會有一個峰值,原因在於當物質之間的距離小於這個範圍的時候,此時的物質之間質量相對較小的極限粒子已經基本分解完畢,剩下的只是一些質量較大的不易分解的極限粒子。在這種情況下,當物質之間繼續靠近的時候,必然會被這些大質量極限粒子的空間所反彈,這就造成了所謂弱相互作用現象(如圖4)。因此,對所有具有效能質量的物質來說,科學物質觀所謂的強相互作用其實都是普遍存在的,但強子之間的作用何以明顯突出哪?

按照科學物質觀的分類,強子就是由極限粒子夸克和由夸克所構成的基本微觀粒子,目前已知的夸克有六種,其中三種帶正電即是正極限粒子,另外三種帶負電即是反極限粒子,它們恰恰能構成互為異性的物質而能合作分解極限粒子。而夸克卻是目前已知質量最大極限粒子,根據電量與物質效能質量的關係式,可知異性強子之間對極限粒子的分解效能最大,這使其相互之間的距離在達到一點的範圍內最為突出和明顯。由於物質的效能質量不同,不同物質的最大分解效能都有不同的範圍,強子之間的分解效能在10-14~10-16m之間達到最大值,這就造成了很明顯的所謂強相互作用。強子在這個距離會造成一些質量僅次於夸克的極限粒子的分解,此後便不會再繼續分解極限粒子,故給予一種強相互作用在小於這個距離時就會失去作用的錯覺。

另外,由於強子在這個距離時分解的極限粒子的質量最大,也給人造成了所謂膠子在傳遞強力的錯覺,而真實情況卻是:所謂的膠子只不過是強子在這個距離範圍內分解的極限粒子並造成空間收縮的現象而已。不過,這些被分解的極限粒子的質量相對弱小而難以被發現,故其質量被視為0。

可以看出,用極限粒子分解後的空間消失作為解釋強相互作用的原因,要比用科學所謂膠子來解釋強相互作用更能說明問題。因此,所謂的強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其實質仍然是基於異性強子之間的分解效能而造成的最大空間收縮現象,這是物質的普遍效能,強相互作用同樣是一種假象。

(三)弱相互作用是作為暗物質的大質量極限粒子的空間反彈所造成的空間膨脹現象

弱作用的力程在四種作用中是最短的,傳統物理學最早觀察到的弱作用現象是原子核的β衰變,即:中子衰變成質子、電子與電子中微子 ,後來又觀察到介子、重子和輕子透過弱作用的衰變和中微子散射等弱作用過程。在費曼圖中表現為:中子與電子中微子發生碰撞,在碰撞過程中發生了力的作用,這種力就是弱相互作用力。

最早觀察到的弱作用現象是原子核的β衰變。放出正電子的稱為“正β衰變”,放出電子的稱為“負β衰變”。在正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質子轉變成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和一箇中微子;在負β衰變中,核內的一箇中子轉變為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見圖5)。此外電子俘獲也是β衰變的一種,稱為電子俘獲β衰變。後來又觀察到介子、重子和輕子透過弱作用的衰變和中微子散射等弱作用過程。有兩種弱相互作用,一種是有輕子(電子e,中微子ν,μ子以及它們的反粒子)參與的反應,如β衰變,μ子的衰變以及π介子的衰變等;另一種是Κ介子和∧超子的衰變。這兩種弱相互作用的強度相同,都比強相互作用弱1012倍,相互作用時間約為10-6~10-8秒 。科學所發現的弱相互作用的範圍大約在10-18m範圍內。

在迄今為止的所謂弱相互作用中,都有中微子的參加,而中微子屬於極限粒子。上我們已經知道:中微子是屬於質量較小的極限粒子,但質子、中子及Κ介子和∧超子卻是由夸克複合而成的微觀粒子,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發現存在W 及 Z 玻色子等所謂弱力的傳遞媒介。由此可見,所謂的弱相互作用將涉及到由微觀粒子參加的微觀世界,對於所謂的弱相互作用我們仍然可透過極限粒子理論加以解釋。

在解釋強相互作用時,我們已經知道:當異性物質之間的距離小於強作用範圍的時候,此時的物質之間質量相對較小的極限粒子已經基本分解完畢,剩下的只是一些質量較大的不易分解的極限粒子。在這種情況下,當物質之間繼續靠近的時候,必然會為這些相對較大質量的極限粒子的空間所反彈,這就造成了所謂弱相互作用現象。此時,物質的效能公式U= 1.835185×1029×( M性1× M性2/r2)就會不再適用,因為這個公式本應該說明隨著異性物質之間距離的不斷拉近,其相互合作分解極限粒子的效能將越來越強,隨之而造成它們相互之間的空間也在不斷收縮,但此時極限粒子之間的這個趨勢卻因此反彈現象而中斷。這就造成了弱相互作用不對稱性高對稱性低,從而使空間反射、電荷共軛和時間反演的對稱性都被破壞,同位旋、奇異數、粲數、底數等在強作用下守恆的量子數都不守恆的現象,這種現象在強子之間更為明顯。實驗室發現,當強子之間的距離範圍在小於10-14~10-16m的範圍而達到10-18m內的時候,不僅同性物質(如:質子和正電子)之間,而且相異物質之間也將發生排斥反應。從而使正β衰變中,核內的一個質子轉變成中子,同時釋放一個正電子和一箇中微子;而在負β衰變中,核內的一箇中子轉變為質子,同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

那麼,何以強子之間會有如此明顯的反應哪?對此,科學不得而知,只是把此現象歸結為是由於W 及 Z 玻色子所傳遞的弱相互作用所致。W 及 Z 玻色子又是什麼哪?W 及 Z 玻色子是1983年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CERN)被發現的。下面,我們將透過計算來判斷一下W 及 Z 玻色子是極限粒子的可能性。

W質量=80.4GeV×1.783×10-30=1.433532×10-28kg/5.8898392×10-50kg

=2.433906×1021個極限質量單位。

Z質量=81.2GeV×1.783×10-30=1.447796×10-28kg/5.8898392×10-50kg

=2.4581248×1021個極限質量單位。

根據《紫微星明》第二章第五節“豐富多彩的極限世界”可知,W 及 Z 玻色子的質量稍微大於由γ射線所集合而成的γ極限粒子的範圍,而大於這個範圍的極限粒子將屬於由能量大於γ射線的未知高能射線質點化後集合而成的大質量極限粒子,即暗物質大極限粒子。這就難怪了,因為作為暗物質的大質量極限粒子的結構極為穩固,其穩固程度足以使其物質屬性無法對外彰顯,故難以全面發現它的屬性。不過,就W 及 Z 玻色子的質量來看,其質量範圍處在可感極限粒子和大質量極限粒子的交叉範圍內,故對此還是能夠有所發現的。由此看來,中子、質子等強子的內部組成不僅含有夸克,而且也含有作為大質量極限粒子的暗物質。這樣,當強子內部的異性夸克在透過分解極限粒子而接近到10-18m內的時候,正是由於作為大質量極限粒子的W 及 Z 玻色子的阻隔和反彈,而形成了所謂弱相互作用。另外,作為暗物質的大質量極限粒子的W 及 Z 玻色子,由於其結構極為穩定,也將會進一步加強“夸克幽閉”現象。至此,我們就可以基本搞清楚所謂弱相互作用發生的機理了。

由此可以認為,弱相互作用是由作為暗物質的大質量極限粒子的空間反彈所造成的空間膨脹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同樣是基於極限粒子被分解後所形成的空間收縮到一定小的範圍內而形成的。理論上,由於至今難以發現W 及 Z 玻色子的結構構成,且難以繼續分解,其作為極限粒子的可能性相對較大,但也不排除W 及 Z 玻色子也還可能是由質量小於γ極限粒子的可感極限粒子和小質量極限粒子構成的可能性,不過這需要進一步的理論證明。

弱相互作用的產生機制:當物質之間的距離小於可以發生強相互作用的範圍時,此時的物質之間質量相對較小的極限粒子已經基本分解完畢,剩下的只是一些質量較大的不易分解的極限粒子,當物質之間繼續靠近的時候,必然會被這些大質量極限粒子的空間所反彈,這就造成了所謂弱相互作用現象。弱相互作用的實質:由作為暗物質的大質量極限粒子的空間反彈所造成的空間膨脹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是基於極限粒子被分解後所形成的空間收縮到一定小的範圍內而形成的(見圖4)。

(四)萬有引力是極限粒子衰變後所導致的空間收縮現象

在以上所講述的幾種所謂的相互作用中,因極限粒子的分解而造成的時空收縮現象並非是普遍的,因為此空間的收縮現象需要物質具有效能質量,然而一些類似於中子等不具備效能質量的物質就無法透過效能質量分解極限粒子而使周圍的空間形成收縮。由此可見,極限粒子因周圍物質的效能質量而形成的分解輻射並非是普遍的。相比之下,極限粒子的衰變輻射現象卻是普遍的,而所謂的萬有引力現象就是基於極限粒子的衰變造成的。

1、物質質量直接影響極限粒子的衰變

我們已知,極限粒子在結構不穩定時會產生衰變而失去對質點的約束,導致物質失去時空使質點瞬間形成資訊即能量子,這就是衰變輻射。所有的極限粒子都有衰變性,只不過衰變週期不同而已,質量大的極限粒子要比質量小的極限粒子衰變週期長。自然界的許多物質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也說明物質普遍存在衰變現象,這種現象尤其在可感極限粒子和小質量極限粒子上更為突出。所以,因極限粒子自身衰變輻射而導致的空間收縮現象也是普遍發生的。不過,極限粒子雖然存在普遍的衰變輻射現象,但極限粒子的這種自身衰變往往因其衰變週期的存在,而難以在空間上形成有效的影響。所以,極限粒子的自身衰變並不能對周圍產生明顯的時空影響,但極限粒子周圍的物質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極限粒子的自身衰變輻射。

由於物質自身特性,較大的物質會增加周圍極限粒子的自身衰變輻射程度,所以,物質之間的基於極限粒子自身衰變輻射而引發的空間收縮現象,會與他們本身的質量成正比例關係(此時的質量是物質所有質點量的總和,而不是效能質量)。而當兩種物質同時作用於同一些極限粒子的時候,它們必然會共同形成對極限粒子的倍加影響,從而使這些極限粒子的自身衰變輻射的程度倍加增強,並由此而造成這兩種物質之間的一些極限粒子的空間消失,導致距離拉近現象。這種現象很容易給人形成一種物質吸引力的感覺。正是基於此,人們便誤以為物質之間存在著普遍的吸引力,並把這種吸引力稱之為萬有引力。事實上,這種所謂的萬有引力只不過是基於極限粒子自身衰變而產生的空間收縮現象而已,這個結論和相對論關於引力的時空理論有些類似。不過,相對論的關於時空彎曲的理論只是基於一種假想的猜測而已,而這兒所敘述的時空觀卻是基於合理的理論推測。

據此我們可知,科學上所謂傳播引力的引力子其實本不存在,它只是人類基於極限粒子衰變而造成空間收縮的一種假設,如果科學所謂的引力子存在的話,那麼,這種引力子也就是指那些引起空間收縮的能夠衰變輻射的極限粒子,只是由於其質量和空間結構極小而無法被觀測到,故科學將質量均視為0而已。

2、物質對極限粒子衰變影響程度的公式與萬有引力公式具有一致性

正是由於物質的自身特性,物質對周圍極限粒子的衰變輻射影響也會與其距離成反比。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物質之間對極限粒子的自身衰變輻射影響與其物質質量成正比且與距離成反比的結論,可以推匯出物質之間對極限粒子自身衰變影響程度的公式:

假設甲乙兩種物質的分別為m1、m2,距離為r,那麼,甲物質對極限粒子的衰變影響程度為c1=m1/r,乙物質對極限粒子的衰變影響程度為c2=m2/r,由此而導致它們共同對極限粒子衰變輻射影響程度公式為:

C=C1×C2= m1×m2/r2

很顯然,這個公式與萬有引力公式存在著明顯的對應關係,由於物質對共同對極限粒子衰變輻射影響會直接導致極限粒子的分解,從而使極限粒子的空間消失,導致甲乙兩種物質之間的距離拉近而形成力學上的引力錯覺。因此,如果我們把它們共同對極限粒子衰變輻射影響程度也看作一種作用的話,那麼,它就與萬有引力常數完全一致,只不過需要在其中同樣加上萬有引力常數G(G=6.67×10-11N•m2/kg2)即可,這個時候的物質之間共同對極限粒子衰變輻射影響程度C=G×C1×C2= G×m1×m2/r2。

從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物質之間的所謂萬有引力應該隨著距離的縮短而增大,當距離為0時,物質之間的所謂萬有引力應該無限大,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相鄰的極限粒子因其距離為0而不存在極限粒子,它們之間當然也就不會因極限粒子的分解而形成空間收縮現象並造成吸引假象了,也就是說它們之間的所謂引力現象根本不存在;此外,物質之間也存在在某一時刻沒有衰變輻射現象,它們之間也會因此而並不產生基於衰變而形成的空間收縮現象。因此,所謂的萬有引力並不在所有物質之間存在。

“雙子定律”對四種基本作用力的解釋可謂完美無缺,具備了建構完全性大統一理論的基本要素。不僅如此,“雙子定律”還能能完美解釋現代科學百思不得其解的“量子糾纏”即時現象(參閱《統一資訊理論揭穿了“量子疊加”及“量子糾纏”的神秘詭異面紗》)。

人類觀念往往受培根所說的“種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場假象”和“劇場假象”等四種假象的影響,而給自己帶來種種假象,且往往對這些假象深信不疑、以為是真理。對於這些假象,只有透過認真深度的反思和去偽存真的功夫,才能更進一步明白真像。釋迦摩尼當年在菩提樹下經過7天的反思悟出佛道,牛頓透過落下來的蘋果進行深刻反思,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儘管萬有引力被統一資訊理論所否認,但這也是認識進步過程的必要經歷)。同樣,如果沒有經過統一資訊理論的長期反思和論證,人類至今也許會被相對論、四大作用力、標準模型所迷惑,更不可能認識到極限粒子居然是標準正方體。

人類知識界目前完全處於一種在“虛空”漂浮的無定所狀態,很多理論曇花一現然後旋即過時,即便歷時300餘年的現代科學理論大廈目前也面臨崩潰的危機。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在於人類至今沒有抓住宇宙最根本最基礎的問題,統一資訊理論及其極限粒子的提出或許能夠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有證據表明:統一資訊理論已經觸及到宇宙之最最基礎的本真層面,且真正把物質、能量、資訊(能量的表徵)、精神(主體性資訊)徹底統一起來了。

7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不只人類有意識,石頭也有意識?巴特斯克效應實驗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