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在暴風雨後歌唱,難道人們不應該盡情享受剩下的Sunny嗎?”——羅斯·肯尼迪
我們知道太陽發出的光需要大約8分鐘達到地球,因為光速是有限的,但又有人說太陽此刻發出的光十萬年後才能到達地球,因為光子想要從核心逃逸出來至少需要十萬年的時間。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貌似都是正確的,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我們今天就聊下這個問題。
如果沒有核聚變,太陽能量的唯一來源將是引力勢能的釋放。事實上,這是上個世紀早期開爾文勳爵關於太陽能量來源的最初想法,他認為太陽會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地縮小,在這個過程中,大量地引力勢能會轉化為熱能,通過太陽表面釋放出來。
這是一個非常絕妙地想法,但是引力勢能地釋放只能為太陽提供大約1億年的能量,這個時間遠遠不足以解釋我們在地球上觀察到的地質、生物,它們的變化和存在的時間。但是有些恆星,比如:白矮星(包括上圖中的天狼星B)正是由凱爾文-亥姆霍茲機制驅動的,但它們的亮度只有太陽的百萬分之一。
而我們太陽的能量來自於核聚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輕核聚變為重核,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通過E = mc^2)和高能光子。
但是,核聚變只會發生在恆星的核內,而恆星外城大量的電離原子(質子、原子核和自由電子)會阻擋高能光子到達太陽表面,也就是說,光子想要從核心到恆星表面並逃逸,這一路上會經歷隨機散射,每個光子所經歷的路徑都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也稱之為隨機漫步。因此這些碰撞會產生大量的、更冷的、攜帶不同能量的光子: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而不是最初在核心產生的伽馬射線。
核聚變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輕原子核融合實現的,其中兩個質子首先被融合成一個氘,然後氘被聚變產生氦-3或者氚,氦-3或氚與一個氘被聚變產生氦-4,然後釋放出副產品質子或中子,連同中微子和高能光子。
中微子可以源源不斷地從核心到表面被釋放,過程中不會受到干擾。高能光子經歷大量的碰撞,需要數萬到數十萬年才能離開太陽表面。核聚變的產物要麼是穩定的,要麼具有衰變性,要麼進一步的融合反應,但所有這些過程都發生在太陽內部。實際上,想要驅動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僅憑太陽內部的高溫、高壓是不夠的,還需要量子物理學,換句話說:即使在太陽最核心的能量,可能超過1500萬K的溫度,但仍然不足以驅動聚變反應的發生。相反,在這樣的溫度下,只有很小的量子力學概率,大約每10^28次碰撞中就有1次相互碰撞的粒子會通過量子隧穿效應進入一個融合的、更重的原子核狀態。由於太陽的密度和溫度非常高,所以每秒鐘就有4×10^38個質子被聚變成了氦。
然而,所有這些反應都發生在遠離太陽表面的地方。即使量子物理學的隧穿效應,要進行所有的聚變反應,至少需要達到4000000開爾文左右的溫度,而這一溫度在太陽輻射層一半的地方就結束了。(超過99%的核聚變發生在核心。)所以,沒有任何一種為太陽提供能量的核反應發生在離表面足夠近的地方。
但是,太陽還存在著其他的一些現象:日冕周圍存在著高溫等離子體。這種高溫的離子化等離子體可以達到數百萬度的溫度,而太Sunny球層的溫度只有6000度。此外,太陽耀斑、太陽內部的上升流、大規模的噴射以及更多的現象使太陽的溫度在某些地方會異常升高。
雖然這些影響都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的核反應,但它們確實會改變太陽實際的能量排放狀況。上文中太陽的光譜分佈只是理想的狀態。
下圖是太Sunny譜的實際情況。
太陽實際的光譜中,在紫外線和X射線波段有更高能能量。(實際情況中也不包括伽馬射線),如果我們分別通過單個特定波長的光來觀察太陽,就會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下圖
在可見光下,除了太陽黑子溫度較低,太陽表面溫度分佈相當均勻。在紫外線下的模式大致相同。但是當我們進入更短波長的光譜(能量更高)時,這些能量區域只會出現在太陽耀斑和日冕附近。
從太陽最外層發出的光,也就是太陽的光球層和日冕發出的光,就是宇宙中任何物體被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所發出的光,也就是黑體輻射,但實際上,輻射不僅僅來自太陽表面這個一個黑體,而是一些列的黑體。一些輻射來自太陽的稍內部(溫度較高),一些輻射來自稍外部(溫度較低)。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太陽的發射光譜,我們就會發現,在更高的能量下,甚至是在所有的能量下,太Sunny譜都偏離了完美的黑體輻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核聚變發生在太陽內部,能量和高能光子也在核心產生,但來自內部的能量加熱了太陽所有不同的層,包括最外層,在達到一定溫度的情況下,最外層的原子會根據相應的溫度發射光子,這就是Sunny中不同頻率光子的來源。因此太陽除了核心,外層也會發射光子。
但是太陽的核聚變只會發生在核心,不會發生在離太陽表面足夠近的地方。核心所發出的光子需要數萬年的時間才能到達我們的眼睛,而外層的光子只需要8分鐘就可以達到地球。
如果我們想看到馬上看到太陽內部此刻的生成物,我們就必須使用中微子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