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雖然時代在變遷,但人類對於恐龍這種遠古時期動物的興趣卻從未衰減過,恐龍玩具永遠都是男孩子們兒時最喜愛的動物玩具,於是有人就想,既然這種生物曾經出現在地球上,那麼未來是否有可能再次出現呢?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可能需要再來一場大洪水。

說到恐龍的滅絕,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切都要歸咎於6500萬年以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可如果說恐龍是如何誕生,又是如何稱霸地球的,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如此龐然大物,統治地球超過1.6億年的時間,它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一切還要從2億年以前的中生代說起。中生代一共包含三個紀,即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眾所周知,恐龍稱霸地球是在侏羅紀和白堊紀,但恐龍的出現卻是在三疊紀。考古學家發現的最早的恐龍化石就是在大約2.34億年以前的沉積層中,此時正值三疊紀中期。

恐龍雖然出現於三疊紀中期,但此時它們只是偏居一隅。

恐龍是一種喜歡溫暖潮溼環境的爬行類動物,而三疊紀時期的地球,大部分地區是不適合恐龍居住的。三疊紀時期的地球大陸版圖與現在截然不同,沒有什麼五大洋,也沒有什麼七大洲,只有一塊連線在一起的整塊大陸,這塊大陸太大了,以至於在大陸板塊的腹地,水汽很難到達,所以乾旱是這片大陸的常態。

三疊紀時期的大陸版圖大部分處於乾旱的狀態,所以恐龍只能夠在大陸南部靠近海洋的地區生活,此時稱霸陸地的反而是鱷目動物的祖先以及哺乳類動物的祖先,因為相比恐龍而言,它們對於乾燥的氣候有著更強的適應能力。

是什麼改變了恐龍偏居一隅的生存狀態呢?是一次超級火山的噴發,地質學家估算,在2.3億年以前的那次超級火山噴發,一次性就向大氣層釋放了超過5萬億噸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種典型的溫室氣體,當今世界也正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而面臨難以遏止的全球變暖問題。一次性就向大氣層釋放了如此之多的二氧化碳,使得大氣結構和地球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地球氣溫開始升高,海洋的蒸發量大幅提升,大量的水汽隨著大氣迴圈而進入內陸,整片大陸的乾燥氣候得以改變,溫暖潮溼成為了地球的主旋律。突如其來的氣候驟變,使得生活在大陸腹地的耐旱生物大批次滅絕,而恐龍反而拓展了生存的空間,現在整個地球大陸都成為了它們的棲息地。

這場由火山噴發所引發的大洪水足足持續了200萬年,在這200萬年之間,整個地球大陸成為了一片巨大的熱帶雨林,在大洪水過後,恐龍迅速成為了地球的霸主。

如果說聖經故事中的大洪水是為了懲罰人類的罪行,那麼發生在2.3億年以前真實的大洪水,遭殃的就是除恐龍以外大量的史前生物,其中也包括因海洋酸化而滅亡的海洋魚類,而這一次坐上“諾亞方舟”的就是恐龍,它們非但沒有在這次環境驟變中滅亡,反而因此而獲得了發展的機遇,從此稱霸了地球,而且這一稱霸就稱霸了長達1.6億年。相比恐龍對地球的統治而言,人類的歷史實在是太過短暫了。恐龍對地球的統治源於一場持續200萬年的大洪水,而大洪水的的出現又是源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而現在我們也在面臨二氧化碳所帶來的全球變暖問題,那麼恐龍會不會因此而在此出現呢?

恐龍再次出現於世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如果地球具備了某一種生物特有的生存環境,並能夠長期保持這種環境,那麼假以時日的確有可能再次進化出類似的生物。

話雖如日,但要再次滿足恐龍所需的生存環境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人類現在雖然面臨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所帶來的困擾,但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大約在3000億噸左右,這與2.3億年以前一次性就釋放5萬億噸的二氧化碳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想要再製造一次如2.3億年以前的全球大洪水是不可能的。雖然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能夠再使地球來一次超級大洪水,但同樣也不可小覷,畢竟全球變暖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已經開始威脅到地球生物的生存狀態,如不加以控制,人類也必將深受其害。

1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球天體海陸演化的內因與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