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萬物發展是隨機的?還是必然的?如果說非生物的發展都是必然的,甚至低等生物也是,而人類具有自由意志,想法是主觀的,即我們的思考是隨機的(這裡自由意志不等於隨機,但自由意志的表達在必然的世界中就變成了隨機的)。以前的哲學家們是這樣的觀點,所以人類是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的高等生物,但我覺得這麼抬高人類是有唯心思想,即有了侷限性的。

之前說過我目前支援的觀點是決定論,雖然人的自由意志看起來是自由的,那是因為決定是從最微小的層面開始的。這就說到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又稱測不準原理),關於決定論、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大家可以上網查查相關內容,我也只是看了皮毛。大概是說測量本身會干擾測量,致使不能測出準確的值。我看過“10億光年到0.1飛米”的圖片,從原子到原子核的放大過程就像從銀河系到太陽系的過程,看上去微觀粒子對於原子、分子乃至細胞的作用應該是忽略不計的。我希望是有作用的,所以不做結論。人這個相對宏觀的個體一會再解釋,之後的文章也會專門解釋。

決定論意味著隨機是不存在的。由於我們的觀測能力有侷限性,認知也不是完備的,所以就產生了很多主觀上的隨機性。而機率,不應是解釋隨機性的,而是闡述了事物的必然性,一個事件發生的次數越多,它的計數分佈越趨於一個定值或一個函式,看似隨機的背後是必然的結果。從物質累積的多少來看,越細微單一的事物如粒子,和越龐雜多樣的事物如人腦,都越是像真存在隨機性一樣,這也體現了我們的侷限性,我們只能假定一切是必然的,其實也就是一切是隨機的。從人的角度看,因為人們不願意接受宿命論,所以也不願接受決定論,但從萬物的角度(即沒角度)來看,並不存在隨機性或必然性,事物發展都有規律。此時我就想到了無理數,它的無理就是一種規律吧。

綜上所述,萬物發展是必然的,但這種必然的本意是我們肯定事物發展的規律。

必然性的一些栗子

生活在世界裡的我們,感覺不到決定論對我們的影響,因為我們認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你也許會說:我們就是有啊,你看我現在就能自由的思考。然而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看了我的文章,你對此有了思考,並且為了找到自由意志而在腦中搜索例子。為什麼經驗豐富的老者會說出智慧的言語,為什麼家長的勸告多數都是對的。但我們不應只限於這麼小的必然範圍,各式各樣的人生都有其必然。

另一個說說複雜程度,這是我最近新想出來的對萬物發展考量的標準,之前是以時間為單位,把意識分級後,就有了複雜程度的想法,就像加速度逐漸變大一樣,事物發展,尤以生物為例,發展所需時間越來越短,而複雜程度越來越高,指數增長,指數的兩頭即最簡單和最複雜的事物,所以我們無法窮盡地理解必然性。我想上網查查複雜性有沒有專門的名詞,結果在百度百科查到了複雜性科學,在裡面看到了還原論,之後又看到了全球腦、地球腦、全球意識等相關名詞和內容,在知識底料差不多的情況下,人們的想法會很相似,說明並不是我們的自由意志讓我們中的一些人成為大家的,而是他們善於且堅持思考,找到了萬物的部分必然。

最後做個簡單的比喻進一步說明我的觀點,給眾人1和2,得出3的人肯定佔多數,而得到3的過程,是按習慣順序得到的,還是1+2得到的,說明必然的道路或過程不是唯一的;給眾人2和3,簡單的計算可以得到5、6、8、9,說明知識底料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得出的結果不同;給眾人2和3,而其中一人自己有1,則能得出更多的和別人不一樣的數,則他必然得出新知。其實我們手中都有一些獨有的數,只是它可能太不起眼了,而我們又害怕與眾不同,所以我們的道路必然是平凡的。受此影響必然有些人不甘心開始尋找、鑽研和思考。受到此影響必然有些人又放棄了這個念頭。受到此影響...

這一篇內容可以算是萬物發展的根基了,因為我們所在的宇宙中都用這套規律發展,所以我們是現在這個樣,如果別的宇宙用的是別的規律體系,哪怕是和我們相似的,我們去了那樣的宇宙也是幾條命也不夠使的,因為必然性是從最小的事物就決定下來的。

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人類超自然神奇現象:驚世的“海猿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