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引言

宇宙浩瀚無際,長久以來都世人都有著非同尋常的吸引力,人們渴望去探索未知,瞭解自己不曾觸及過的領域。古時候,我國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話,如今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登上月球成為了現實。不僅如此,一種能夠環繞地球飛行並在空間軌道執行的無人航天器迅速發展起來,構建起人類與宇宙進一步聯絡的橋樑,這就是人造衛星。

人造衛星能夠給人帶來許多便利,比如科學研究與探測、天氣預報、土地規劃等,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為熟知的功能莫過於導航了。美國一直是衛星定位技術的先鋒,其推出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歷史悠久,精確度高,覆蓋範圍也相當廣泛,大到戰爭模式,小到生活方式,都受到了GPS的巨大影響。在未來,為了能夠在科技與軍事領域更具有競爭力,一些有能力的國家紛紛開始建設屬於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追趕,中國實現了這一夢想, 國產衛星定位系統“北斗”誕生了,它的名字富有詩意,它的潛力不容小覷。2020年6月,北斗的第35顆也是最後一顆衛星發射並進入軌道,這標誌著北斗全球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大大提高了國家安全的維護與經濟的發展。

然而,“北斗”系統的研發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它曾經遭受到大國的干擾與打擊,面臨著“胎死腹中”的致命危險。決定生死之際,是一位航天天才站了出來……

北斗遭遇致命打擊

我國的北斗發展計劃分三步:首先要啟動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建設,實現北斗衛星導航從無到有;接著就是進一步建設北斗二號系統,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才是逐漸覆蓋全球,完成北斗導航系統的最終部署,這次主要的危機就是發生在第二個階段。

當時有一個背景,所有的人造衛星系統在面向大眾之前,第一步必須向國際電信聯盟申報衛星網路的頻率和軌道資訊資料,得到許可之後,還要和有關國家進行談判,避免相互之間產生干擾,因為宇宙是一個公共空間,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是全人類共有的,同時也建設衛星導航系統不不可少的。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見不得別人好的新思維,好在中國聯合了俄羅斯進行抵制,最終這個提議便不了了之了。這次危機也給中國提了個醒,時間非常寶貴,必須加緊申報頻率,好在申報時沒有再出現波折,順利通過了。

然而申報成功之後,“北斗”又陷入了另一個困境,我國必須在7年的期限內研製成功發射衛星才能夠搶佔頻率,否則時間已過就作廢了。當時會議後申報成功是2000年,而 “北斗二號”專案是2004年才成立開展的,意味著留給科研團隊的時間至於3年時間。正常情況下,我國研製一顆衛星併成功發射需要5年時間,這實在非常緊迫。再加上當時“北斗”與歐盟衛星定位系統“伽利略”的合作出現了一些問題,導致形勢更加嚴峻。

於是,科研團隊的工作人員們與時間賽跑,日以繼日地進行著“北斗二號”衛星的研發。“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7年,我國“北斗二號”第一顆衛星終於成功發射升空,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太空中佔據一個好頻率。某航天大國見自己的陰謀沒有得逞,便又心生一計,那就是對進入軌道不久的“北斗二號”首星進行大功率電磁干擾,力圖影響其訊號接收的成功率。

這一招真的非常陰險,因為如果幹擾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北斗”導航系統後續就無法正常投入使用。如果我們被迫轉移了頻率,就沒有辦法搶佔到較好的頻率了,整個專案將功虧一簣。所以科研團隊只能迎難而上去處理干擾項,那就是增強“北斗”衛星的抗干擾能力。

航天天才帶領團隊絕處逢生

如果說“北斗”所遭遇的一切如同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那麼,將這次危機化險為夷的航天專家王飛雪就是戰場上正面擊退敵人、挽救國家的英勇戰士。

王飛雪是一個航天天才,1995年,還在就讀博士的王飛雪就與同事另闢蹊徑,解決了困擾國內專家10年的技術瓶頸。他的全數字化快速捕獲與訊號接收技術實在是創新又大膽,當時提出來時就遭受了不少的質疑。

然而,面對非議,王飛雪絲毫沒有退縮,他主動請纓攻關任務。經過長達3年的沉澱與檢驗,最終,對接現場顯示捕捉訊號成功,這一結果振奮人心,也讓王飛雪“一戰成名”,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北斗二號”首顆衛星遭遇大功率複雜電磁干擾,導致訊號接收成功率連一半都無法達到,這一危機也讓年輕的國產衛星導航系統陷入危急存亡的境遇。王飛雪再一次站了出來,他帶領科研團隊立下軍令狀:“給我3個月時間,讓我來解決這個問題!主席叮囑過我和我的戰友們,要把‘北斗’系統建設好,在2020年完成全面部署,我們一定會為之努力!”

這一份自信,源自於王飛雪紮實的學術基礎與不畏艱難的拼搏精神,更離不開他堅定深沉的愛國信念。他從小就立志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做貢獻,當年高考,他甚至放棄了進入北大學習的機會,進入了國防科技大學。“國無防不立、民無軍不安”是他做出抉擇的原因,多年來,王飛雪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國防夢,與“北斗”結緣的他更是全身心撲入這份偉大的航天事業。

2008年5月,這場攻堅戰在王飛雪的帶領下獲得勝利,他們的團隊研發出具有超強抗干擾能力的衛星載荷,我國北斗衛星的抗干擾能力被提高了整整1000倍,這一生死攸關的大危機也就迎刃而解。

“李雲龍式的科研團隊,關鍵時刻敢於亮劍”、“北斗少帥”、“中國航天界的李雲龍”……無數讚譽鋪天蓋地席捲而來,王飛雪卻依然以平靜的心態去面對,他不光有著科學家的智慧,更擁有軍人的血性。未來,他還將繼續負責“北斗”系統的核心體制、衛星關鍵載荷、運控主體、測試裝置和應用終端等研製任務,為我國的航天與國防事業放光發熱,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結語

新中國剛成立之時,國內一片百廢待興,國外遭遇孤立與技術封鎖,我們的發展與崛起之路走得萬般艱辛。然而,時至今日,中國卻在砥礪中取得了無數堪稱“奇蹟”的成就,這些成果絢麗奪目,其中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就散發著及其耀眼的光輝。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無到有,是“圓夢”;從弱到強,是“超越”,如今能夠與美國GPS相媲美的北斗,怎能不讓國人感到驕傲呢?

2020年,北斗將覆蓋全球,成為後來居上的一匹“黑馬”。中國北斗的成功,背後離不開像設計師楊長風和科學家王飛雪這樣的國之棟樑,他們夜以繼日、兢兢業業地為祖國的國防事業添磚加瓦、為祖國繁榮強大的明天無悔付出。向這些偉大的科研人員們致敬,是他們讓帶領我們在遙遠的征途上奮勇前進,走向星辰大海。

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火星科技服務地球生活,人類外太空航天不是“砸錢聽個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