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2010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盜夢空間》中,萊昂納多飾演的角色可以進入他人的夢境,與做夢者交流,從他們的潛意識中獲取秘密。

  而在2021年的現實中,來自法國、德國、荷蘭和美國四個團隊的科學家共同報告,他們首次實現了與做夢者“實時對話”,讓受試者在睡夢中回答問題或進行數學運算。研究結果剛剛線上發表於《細胞》旗下的學術期刊Current Biology。《科學》雜誌對此評論說,這讓科幻電影中的情節距離現實近了一步!

  那麼,科學家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項研究中,為了實現與做夢者的“雙向交流”——既能向做夢者提問也能讓他們回答問題,研究人員首先訓練志願者進入“清醒夢”狀態。

  清醒夢,指的是夢境中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據介紹,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曾做過至少一次清醒夢,大約10%的人每月至少經歷過一次清醒夢。有趣的是,經過一定的訓練,有些人意識到自己在做夢的能力可以增強,甚至還能“導演”自己的夢。

  在此基礎上,有36名志願者參與了實驗。他們中有的常有清醒夢的體驗;有的“擅長”回憶自己做的夢,並在經過訓練後提高了意識自己在做夢的能力;還有一部分屬於“發作性睡病”患者,經常會短暫入睡並做清醒夢。

  而富有經驗的睡眠科學家透過觀察做夢者的眼球動作、腦電波特徵等,可以判斷志願者進入了夢境。

  然後,不同團隊的科學家分別嘗試用播放聲音、閃光或手指敲擊等方式,向做夢者提問。有些問題僅需要回答“是”或“不是”,有些是簡單的數字計算。

  睡夢中的志願者把接收到的訊號編織進他們當下的夢境,並按事先訓練過的方式以眼球動作或面部肌肉的收縮排行回答。

  例如,“我夢見和朋友們在開派對,有一個聲音傳過來,彷彿電影旁白一樣,問我會不會說西班牙語。我動了動臉上的肌肉,表示‘不會’。”有志願者醒來後講述道。

  “夢裡的燈光突然閃了起來,我感覺這是外界傳來的莫爾斯電碼,我看出來這是在問我4加0等於多少,我左右轉了幾次眼珠,表示答案是‘4’。”另一組實驗中的志願者回憶道。

  四個研究團隊總共向睡夢中的志願者提出了158個問題,其中近30次得到了夢中人的正確答案。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結果足以說明,與睡夢中的人進行交流,儘管困難,但這是有可能實現的。

  這項神奇的研究也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有認知神經科學家指出,傳統上睡眠被定義為大腦與外界“斷開”的狀態,然而“這項研究對睡眠的基本定義提出了挑戰”,它表明我們在睡覺時其實可以接收和處理複雜的外部資訊。

  “做夢的人生活在一個完全由記憶儲存構成的世界,而我們找到了一種方法可以與那個世界的人交流,”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說道,“這像設法在與另一顆行星上的宇航員交談一樣。”

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染料敏化-非鉛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