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靠近太陽10釐米將會發生什麼呢?模擬結果顯示那時生命將不復存在。
儘管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但只有兩顆行星處於宜居帶。所謂的宜居帶是指太陽可以照射到的,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帶。宜居帶的定義是由人文科學家根據八大行星上的溫度對比所得出的。
圖解:“宜居帶”(habitable zone)其實就是指一顆恆星周圍的一定距離範圍,在這一範圍內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由於液態水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顆行星恰好落在這一範圍內,那麼它就被認為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或至少擁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環境。
像水星和金星,它們過於靠近太陽,其表面溫度必然非常高。另一方面,木星以外的行星離太陽太遠,這導致其表面溫度過低,生命無法存在。即使是處於宜居帶上的火星,其表面的溫度事實上也不溫和。在火星,白天的溫度大約在零下5攝氏度,晚上的溫度則更冷,低至零下87攝氏度。儘管相比於其他行星,這個溫度已經算是適宜的了,但對於生命生存,這還是太冷了。
火星表面冷而乾燥。如果有生命可以在那兒生存,那一定是一種適應力極強的物種。因此,生命得以在地球生存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們選對了地點。在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的溫度是最適合人類和其他動物生存的。
地球靠近太陽10釐米的模擬實驗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由於和太陽縮短了距離,地球表面的溫度將會上升。儘管現在地球也面臨著溫室效應的影響,但總的來說,還是維持在一個較為平衡穩定的狀態。在現在這種狀態下,人們至少還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如果由於距離太陽過近,地球表面的溫度升高,兩極的冰蓋就會迅速融化。
在科學家的模擬實驗中,兩極的冰蓋和格陵蘭島地區將會接連融化,動物會因無法忍受高溫而死,一些乾旱地區會因高溫而經常著火,最終導致不可挽回的人類災難。海平面會因冰川融化而迅速上升,淹沒許多陸地和島嶼,使得人類和動物的活動範圍逐漸減少。植物會因高溫而枯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會逐漸減少,最終減少為零,其他動物也會離開地球。
從這個模擬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現在地球所處的位置相當合適。如果真的再向太陽靠近一步,難以想象將會發生什麼。
根據幾個長期影響的估計結果,可以推斷出地球的生物和地質未來。這些因素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學物質,地球內部冷卻的速率,和太陽系其他物體的引力相互作用,以及太Sunny度的穩定增加。在這種推測過程中的一個不確定因素是人類引進的技術產生的持續影響,例如氣候工程會對地球產生顯著改變。現在的全新世滅絕事件就是由技術引起的,並且其影響將會持續五百萬年。反過來,技術也可能會導致人類的滅絕,使地球逐漸恢復到較慢的進化速度,而這完全是由長期的自然過程導致的。
圖解:全新世滅絕事件是於現今的全新世所發生廣泛及持續的滅絕或生物叢集滅絕事件,是為第6次的滅絕事件,一些科學家估計於20世紀,就已有2-200萬個物種實際滅絕。根據物種面積曲線估計,每年就有達14萬個物種滅絕。
在數億年的時間長河裡,隨機的天體事件對生物圈構成全球性的威脅,可能導致大規模的物種滅絕。其中包括彗星或小行星的撞擊,以及在距太陽100光年的範圍內發生大規模恆星爆炸(稱為超新星)的可能性。其他大範圍的地理時間則更加可預測。米蘭科維奇理論預測,地球將繼續經歷冰河時期,至少到第四紀冰期結束為止。這些週期是由地球軌道的偏心、軸向傾斜和進動的變化引起的。作為正在進行的超大陸迴圈的一部分,板塊構造可能會在2.5億到3.5億年內形成一個超大陸。在未來15 - 45億年的某個時候,地球的軸向傾斜可能開始發生混沌變化,軸向傾斜的變化可達90°。
圖解:超新星是某些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這種爆炸都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並可能持續幾周至幾個月才會逐漸衰減。
圖解:米蘭科維奇理論即是從全球尺度上研究日射量與地球氣候之間關係的天文理論。該理論認為,北半球高緯夏季太陽輻射變化(地球軌道偏心率、黃赤交角及歲差等三要素變化引起的夏季日射量變化)是驅動第四紀冰期旋迴的主因。
FY: 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