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大的天文學新聞就是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器都到達了火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先行著陸,開啟了火星生命探索的行動。該機構理論準備也很充分,其研究人員近期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一個新的模型,旨在透過檢測大氣中的二氧化氮(NO2)的含量來追蹤外星生命,大氣中的汙染可能會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天體物理學雜誌》近期發表了這一論文。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郵報2月19日報道了這篇文章。
儘管這是首次提出把二氧化氮作為外星生命存在的標記,不過這個理論的前提並不是新的,它是基於哈佛大學天文學系主任,以色列裔美籍天文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的研究。
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阿維·勒布(Avi Loeb)
他說,在地球歷史的前半段,地球上的大氣層很薄,只有微生物,也沒有氧氣,氧氣是可以透過自然產生的,如果能在大氣中發現氧氣、甲烷、或者二氧化碳、水蒸氣之類的分子的話,都有可能是原始生命存在的象徵。
勒布自己的建議是尋找更大更復雜的分子,比如氯氟烴(CFC),因為這類物質不可能透過自然產生,通常都是人工活動的產物,比如冰箱或者工業。
這篇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建議使用的化學分子是二氧化氮,勒布表示,二氧化氮也可能是火山活動的產物,所以不太適合作為智慧生命存在的唯一指標。
去年九月份的時候,在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磷化氫,磷化氫通常是在腐敗的生命體分解時產生的,所以有一些理論認為這太陽系中存在外星生命的證據。結果在複查的時候發現,這些資料可能被誤解了,那些化學成分可能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金星大氣中最常見的化學成分。
在耶路撒冷郵報的採訪中,勒布表示,透過檢測大氣中的汙染成分來尋找外星生命這種方法已經被科學界不公正的邊緣化了。NASA的這篇論文表明他們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了一步。在天文學界的各種研究中,這類研究的資金支援太小,勒布說:“我們還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東西,但是這個領域仍然處於起步階段。”當然,火星目前的大氣稀薄,主要是因為這顆行星沒有磁場,大氣層在太陽風等作用下消失太快,本次毅力號將採集岩石,尋找古代生命的遺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