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學家有新發現!
將為宇宙中星團起源的研究帶來借鑑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徐金龍博士等研究人員,利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13.7米毫米波望遠鏡和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觀測資料,並結合其他波段公開資料,研究揭示出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巨分子云中第一個深埋星團是被另一個巨分子云撞擊後肢解形成。
中國天文學家研究揭示: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巨分子云中第一個深埋星團是被另一個巨分子云撞擊後肢解形成。國家天文臺 供圖
徐金龍介紹說,宇宙中絕大多數恆星以成團的模式形成,而星團則是在巨分子云中形成,母分子云散去後,留下的就是光學波段可見的星團。處於演化早期的星團中恆星年齡十分相近,它們幾乎是同時形成,這就要求大量氣體在星團形成位置快速堆積。
資料圖:“中國天眼”。賀俊怡 攝
天文學傳統模型稱巨分子云的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縮可能是星團形成的唯一原因,但究竟是什麼事件觸發導致星團形成?
尤其是在大尺度巨分子云中,可以形成不止一個星團,那麼第一個星團又是如何形成的?
而第一個星團的形成就會像星星之火引發整個巨分子云中其他恆星和星團的形成,這些都是天文學界頗受關注的科研話題。
FAST入口處拍攝的“中國天眼”。孫自法 攝
徐金龍表示,加利福尼亞巨分子云是距離太陽系500pc(秒差距,天文學一種長度單位,1秒差距約為3.26光年)範圍內品質最大的巨分子云,它與著名的獵戶座A(Orion A)巨分子云具有相似的形態和尺度,但加利福尼亞巨分子云目前僅有一個星團(LkHα101)和幾顆B型的大品質星,並且這幾顆B型的大品質星也位於該星團內。
科研團隊使用紫金山天文臺13.7米毫米波望遠鏡的觀測資料對該星團位置進行一氧化碳(CO)分子譜線觀測,發現一個新的呈現纖維狀巨分子云與加利福尼亞巨分子云在相互作用,而該星團恰好位於兩個巨分子云的交叉位置。
孫自法 攝
同時,科研團隊利用FAST對與該星團成協的電離氫區進行射電氫(H)和碳(C)複合線的觀測,並通過探測的複合線系統速度排除該星團只在視向上與交叉位置重疊的可能性,從而直接證實——加利福尼亞巨分子云中的第一個深埋星團是被另一個巨分子云撞擊後肢解形成。科研團隊據此推斷,巨分子云中形成第一個星團的“火種”可能是由外來氣體的撞擊引發產生。
徐金龍指出,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將為宇宙中星團起源的研究帶來借鑑。天文學已進入到一個多波段協同“作戰”的時代,往往一個科學目標的完成,需要多信使才能共同實現,該項研究主要是聯合中國國內天文望遠鏡共同完成,也體現出中國天文觀測裝置協同“作戰”的能力。科研團隊後續將聯合國內更多天文望遠鏡裝置,繼續挖掘星際介質的物理和化學動力學結構及星團和恆星的形成機制。
資料圖:“中國天眼”賀俊怡攝
今年3月份
中國“天眼”首次發現脈衝雙星系統
3月27日,經過近兩年觀測研究,天文學家通過俗稱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武仙座球狀星團(M13)中發現一個脈衝雙星系統,並通過脈衝星計時觀測證認該雙星系統由一顆脈衝星與一顆白矮星組成。
這是FAST發現的第一個脈衝雙星系統,也是FAST首次釋出脈衝星計時觀測研究結果。
此次發現首個脈衝雙星系統,證明FAST不僅有能力尋找到未知的脈衝雙星,還能做出比其他望遠鏡更好的觀測。研究團隊未來還將繼續利用FAST做更多的關於球狀星團脈衝星的研究,最期待發現目前尚未發現的脈衝星-黑洞雙星等更極端的雙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