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形成至今,已經130億年了。太陽系形成多久了?不到50億年。之前那80億年,這片空間發生了什麼?難道只有虛空嗎?當然不是。曾經先後有兩顆恆星主宰過這片區域。
大爆炸後,原始的空間中只有氫、氦等輕元素。幾億年後,第一代恆星就形成了。它們巨大且熾熱,一般沒有行星。因為體形龐大,它們必須以超高的效率進行氫聚變反應,以產生足夠的輻射壓,用來對抗自身巨大的引力。但超高的反應速度造成它們的壽命普遍非常短暫,五千萬年內,它們便消耗了巨量的氫元素,死於“氦閃”,灰飛煙滅了。
第一代恆星消亡後,只會留下極少量的重元素。旋轉的殘骸星雲很快便會聚整合原始星盤,產生第二代恆星。
現在關於恆星演化的理論普遍認為,只要是恆星,它演化到終點時只有三種歸宿:①,黑洞。②,中子星。③,白矮星。對於太陽這樣的富含金屬元素的第三代恆星而言,這是正確的。但對於幾乎不含金屬元素的第一、二代恆星而言,則是不對的。否則,今天的宇宙中應該到處都是中子星、黑洞和白矮星才對。
60-70億年前,第二代恆星爆炸消亡了。殘骸最遠被拋到一光年外形成了奧爾特雲。因為恆星的塌縮,一些重元素也發生聚變形成了更重的元素,所以此時的殘骸星雲中,金屬元素已經相當豐富了。氧、碳、矽、鐵甚至金、鈾等元素,漂盪在雲團中,等待開始下一個輪迴。
終於在46億年前,遠方超新星爆發的光壓擾動了死寂的雲團,它旋轉著開始向黃道面、向中心聚集。剩餘的氫元素在雲團中心再次發生了聚變,太陽形成了。
因為已經支撐了兩代恆星,這片空間的氫元素早已所剩無幾了。原料不足,導致第三代恆星只能是顆小小的黃矮星;重元素充足,所以它擁有眾多的行星和一顆獨特的生命行星——地球。
綜上,我們的太陽只能算做地球的養母,構成我們身體和我們腳下行星的物質均來自第二代恆星,而衪早已經在60-70億年前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