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月 21 日的《熱心腸日報》,我們解讀了 9 篇文獻,關注:益生元,益生菌,發酵乳,脂肪肝,ICU,膽鹽水解酶,衰老,情緒,遞送系統。
預見•遇見益生菌和益生元的未來(綜述)Trends in Microbiology——[13.546]
① 研究關注益生菌/元、合生元、後生元、活體生物治療產品、工程菌、微生物代謝產物等;② 益生菌研究不侷限於產乳酸菌株,關注新菌種、生態位、宿主標靶及評價體系;③ 益生元研究強調重識舊物(多酚、膳食纖維、發酵食品),發展新物、新來源和新應用;④ 強調益生菌/元抗炎、抗病毒、抗生素替代作用,關注劑量測量、活性、結構功能完整性;⑤ 結合生物資訊、組學技術,實現安全、創新和個體化的精準干預;⑥ 關注質量檢測和相關制度的建立。
【主編評語】
新的益生菌種的發現會來自何處,人源、動物、植物或是食物?我們如何超越現有的二元分類法去重新理解微生物相關的生態系統,其成分、功能與互作?在決定益生菌、益生元應答的過程中,什麼是最關鍵的宿主相關因素,什麼又是最關鍵的菌群相關因素?活體生物治療、工程菌等是否可以走入大眾視野,改變人們的健康觀念?益生元大佬Glenn R. Gibson 等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發表關於益生菌、益生元的觀點綜述,面向科學家、政策實踐制定者、醫生以及大眾,提出許多至關重要的問題供讀者思考。(@好雨)
【原文資訊】
Shaping the Future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2021-02-04, doi: 10.1016/j.tim.2021.01.003
張和平等:一文讀懂益生菌發酵乳(綜述)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11.077]
① 總結自2015年以來的體內研究,探尋益生菌發酵乳(非單一益生菌)在預防和減輕各種病理生理傷害以及認知障礙的影響;② 發酵乳是增強益生菌菌株潛力的合適載體,且發酵乳中的其他生物活性化合物可與益生菌發揮協同作用;③ 益生菌發酵乳在人體可發揮多種益處,如防治胃腸道疾病、膽固醇、肥胖、糖尿病、腫瘤、感染和過敏等;④ 益生菌發酵乳或可作為一些疾病的輔助療法,但還需在更大人群中進行更多設計良好的研究來證實它們的用途。
【主編評語】
內蒙古農業大學張和平團隊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的綜述文章。文章收集了自2015年以來,以益生菌發酵乳為主體的體內研究和臨床試驗。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益生菌的攝入在多方面有益於機體健康;乳品是益生菌的良好載體之一。同時,食物基質、一些環境因素、與其他成分的協同作用等等,也是將益生菌發酵乳用於改善機體代謝需要考慮的因素。該文章對益生菌發酵乳的開發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啟示意義。(@兵兵)
【原文資訊】
Trends in Probiotic(s)-Fermented milks and their in vivo functionality: A review
2021-01-30, doi: 10.1016/j.tifs.2021.01.054
趙立平團隊:活躍期益生元改善小鼠脂肪肝Computational and Structural Biotechnology Journal——[6.018]
① 益生元顯著改變高脂飲食餵養小鼠腸道菌群,改善肝臟脂肪變性和降低血清膽固醇,而其體重無顯著變化;② 干預7天后,共有包含狄氏副擬桿菌,多形擬桿菌、糞桿菌和Akk菌等的8/32個共丰度組(CAG)響應益生元干預增殖;③ 其中,與無限制干預相比,含毛螺菌科和雙歧桿菌的CAG在活躍期干預組丰度更高;④ 益生元促進的CAG與改善肝臟脂肪變性、降低膽固醇水平以及增加糞便丙酸增加顯著相關;⑤ 活躍期益生元干預透過腸道菌群及SCFAs干預肝脂肪變性。
【主編評語】
上海交通大學趙立平團隊研究成果。研究利用益生元在活躍期或者全程干預高脂膳食小鼠。研究結果顯示,益生元改善小鼠腸道菌群、改善其NAFLD症狀,降低其血清膽固醇。結合鑑定出益生元促進的共丰度組(CAG),文章認為,活躍期的益生元干預透過影響腸道菌群及短鏈脂肪酸(SCFAs)改善高脂膳食小鼠肝脂肪變性。(@兵兵)
【原文資訊】
Active phase prebiotic feeding alters gut microbiota, induces weight-independent alleviation of hepatic steatosis and serum cholesterol in high-fat diet-fed mice
2020-12-24, doi: 10.1016/j.csbj.2020.12.011
補充植物乳桿菌299v未能改善ICU患者的住院時長和院內感染Intensive Care Medicine——[17.679]
① 納入218名ICU患者,110名補充植物乳桿菌299v(益生菌組),108名補充安慰劑(對照組),持續60天;② 主要終點為60天后的存活並出院總天數(DAOH60),次要終點為院內感染;③ 益生菌組及對照組的DAOH60中位數分別為49.5及49.0,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④ 益生菌組及對照組分別有8名(7.3%)及5名(4.6%)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兩組患者之間無顯著差異;⑤ 未發生益生菌相關的不良事件。
【主編評語】
Intensive Care Medicine上發表的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結果,對218名ICU患者進行60天的益生菌(植物乳桿菌299v)或安慰劑干預,發現益生菌並無法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也未能降低院內感染髮生率。(@szx)
【原文資訊】
Early and sustained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robiotic therapy in critical illness: the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restoration of gut microflora in critical illness trial (ROCIT)
2021-02-10, doi: 10.1007/s00134-020-06322-w
國內團隊:Blautia或是新的潛在益生菌(綜述)Gut Microbes——[7.74]
① Blautia屬於厚壁菌門,毛螺菌科,存在於哺乳動物糞便和腸道中;② 宿主的飲食、年齡和地理對Blautia丰度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高脂飲食小鼠食物中新增膳食纖維可顯著增加Blautia豐富度;③ 不同的菌株代謝特性不同,一些菌株具有宿主健康有益的代謝活性,而另一些則可產生脫氧膽酸等有促癌作用的次級膽汁酸;④ Blautia在結直腸癌患者中顯著減少,具有防止炎症發生,促進SCFAs產生等維持腸道穩態活性,具有潛在益生菌特性。
【主編評語】
Blautia是一種具有益生菌特徵的厭氧細菌,目前包含20個新種,國內江南大學毛丙永、崔樹茂與研究團隊在Gut Microbes上發表的一篇綜述,總結了目前對Blautia菌的研究,包括起源、生物學特性及影響其丰度的因素,並探討了其對宿主健康的影響,為開發具有益生菌特性的新型功能微生物奠定了理論基礎。(@Vera)
【原文資訊】
Blautia—a new functional genus with potential probiotic properties?
2021-02-01, doi: 10.1080/19490976.2021.1875796
益生菌適應性:乳酸桿菌編碼膽鹽水解酶為哪般?PNAS——[9.412]
① 研究定義並比較了由嗜酸乳桿菌和加氏乳桿菌編碼的膽鹽水解酶(BSH)的功能;② BSH以基因型和膽汁酸(BA)特異的方式影響乳酸桿菌的適應性;③ 乳酸桿菌編碼BSH並非用於促進定植並排毒膽汁,而是其酶促偏好和BA的固有化學特徵決定其對細菌生長的毒害作用;④ BSH能夠以BA依賴性方式改變乳桿菌轉錄組及細菌外膜完整性;⑤ BSH決定細菌在體外和體內競爭的差異,從而影響胃腸道中編碼BSH的細菌生態。
【主編評語】
【原文資訊】
Lactobacillus bile salt hydrolase substrate specificity governs bacterial fitness and host colonization
2021-02-09, doi: 10.1073/pnas.2017709118
低聚半乳糖改善衰老腸道的多重功效Microbiome——[11.607]
① 老年鼠腸道非解糖菌/解糖菌比例增加、β-半乳糖苷酶含量較低;② GOS造成腸道菌群多樣性下降、通透性降低、粘蛋白表達和粘液厚度增加;③ 在老年鼠中,抗生素用藥降低雙歧桿菌丰度,增加AKK菌、梭菌屬、糞球菌屬等數量;④ 抗生素影響血清促炎細胞因子水平,而GOS提高IL-17、IL-6含量,下調結腸TNF-α表達;⑤ GOS影響老年鼠小分子代謝及呼吸體的相關基因表達;⑥ 小鼠和類器官實驗顯示GOS改變腸道菌群組成、宿主基因表達,影響衰老腸道穩態。
【主編評語】
Microbiome發表文章,研究低聚半乳糖(GOS)對微生物組、炎症和腸漏的影響。以及GOS如何影響衰老腸道,應對抗生素用藥。研究採用了小鼠模型和結腸類器官評估GOS的應答/非應答菌群,值得一讀。(@好雨)
【原文資訊】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of prebiotic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on the aging gut
2021-01-28, doi: 10.1186/s40168-020-00980-0
菊粉或可改善肥胖患者情緒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6.633]
① 納入106名肥胖患者,分為益生元與安慰劑2組,即分別接受每天16g的天然菊粉或麥芽糊精,食用富含或少含菊粉的蔬菜3個月並限制熱量攝入;② 菊粉干預可適度改善肥胖受試者的情緒和認知;③ 具有較高初始糞球菌水平的肥胖患者更可能受益於菊粉攝入對情緒的改善;④ 具有較差的初始代謝和炎症特徵(IL-8水平,胰島素抵抗和肥胖)的肥胖患者,也更容易感應菊粉攝入對情緒的改善;⑤ 菊粉可以改善攜帶特定腸道菌群的肥胖患者的情緒。
【主編評語】
一項隨機單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試驗,文章研究了菊粉的攝入對肥胖患者認知和情緒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菊粉(益生元)的攝入,可以對具有特定初始身體狀態的肥胖患者情緒有一定改善作用。本研究顯示,一些腸道菌群、代謝物或者炎症因子可能參與介導菊粉對肥胖相關行為的改善。(@兵兵)
【原文資訊】
Prebiotic effect on mood in obese patients is determined by the initial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1-01-28, doi: 10.1016/j.bbi.2021.01.014
新型益生菌腸道遞送系統Small——[11.459]
① 用二氧化矽顆粒充當壓制微探針開啟孢粉素外膜膠囊(SEC),用於包封乾酪乳桿菌;② 與直接壓縮SEC相比,該方法提供了約30倍的包封產率(30.87%);③ 該方法包封的乾酪乳桿菌細胞在模擬人胃腸道禁食和進食狀態的體外培養基中的存活率,分別是遊離細胞的1.21倍和2.25倍;④ SEC能充當生物反應器,其包封的乾酪乳桿菌可在SEC內部增殖,一定時間後產生足夠的壓力使SEC破裂並釋放活菌;⑤ SEC或能成為將益生菌遞送至遠端腸道的遞送系統。
【主編評語】
Small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種新型益生菌包封方法,採用孢粉素外膜微膠囊作為益生菌遞送的載體,SEC與其他封裝方法的最大區別在於,SEC能充當生物反應器,其內部的細菌可以大量增殖直至撐破SEC釋放出來,這段“緩釋”的時間使得包封的細菌可被遞送至遠端腸道,因而SEC或是益生菌腸道遞送的理想載體。(@mildbreeze)
【原文資訊】
Sporopollenin Exine Microcapsules as Potential Intestinal Delivery System of Probiotics
2021-01-27, doi: 10.1002/smll.20200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