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期回顧——
05 科普速遞2021-第5期 | 水制氫即將夢想成真?
06 科普速遞2021-第6期 | 用量子計算驗證量子引力理論——引力必須被量子化嗎?
07 科普速遞2021-第7期 | “毅力號”火星任務
在某種程度上,2020年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不光因為全球變暖。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在2020年,所有人造事物——包括建築物、道路、汽車以及人類製造出的所有其他物品——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重量。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地球的影響非常顯著,化石燃料使溫室氣體飆升至過去80萬年來未曾見過的水平,農業和住宅已改變了70%的土地,更不用提多種生物滅絕與人類有直接關係。
這種轉變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研究人員宣稱我們生活在人類主導的新時代:人類世。
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尤其巨大的。
1900年,人造事物的質量僅佔地球總生物量的3%,從那時起,由於森林砍伐和其他原因,總生物量自1900年以來逐漸下降至約1.1萬億噸。
相反,由於全球化和現代化,人造事物每20年翻一番。
到了21世紀以後,每週新增的人造事物約等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
多位科學家對這項研究表示認可和震驚。
可持續性科學家網路Future Earth的負責人Josh Tewksbury認為,這項新研究 “鞏固了我們對地球影響的證據”。
“人類已經完全主導了地球,如果您在之前沒有被說服,那麼您現在就應該被說服”,美國紐約新學校的城市生態學家蒂蒙·麥克弗森(Timon McPhearson)說。
維也納自然資源與生命科學大學的社會生態學家弗裡多林·克勞斯曼(Fridolin Krausmann)補充說:“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比較。”
也有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擔心,他們認為人類需要預警並需要改變。
布盧明頓市印第安納大學的環境人類學家愛德華多·布朗迪齊奧(Eduardo Brondizio)指出,在發展中國家,城市缺乏足夠的住房,汙水處理廠和其他基礎設施。
他說:“並不是說基礎設施本身是壞的。”雖然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但缺乏基建(對發展中國家人民)是不公正的。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研究城市可持續性的白雪梅說,基礎設施將繼續在發展中城市中以最快的速度擴充套件。
她指出,生產原材料所涉及的所有能源都可能危害國際氣候目標,但城市提供了農村地區無法實現的規模化效率。例如,在城市裡,人均佔用的道路資源和水資源更少,而未來的新技術和政策創新,也會有助於減少人類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白說:“我對此報有希望,這絕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