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太陽和一些和它相似的低質量恆星的最終命運,就是變成白矮星,然後逐漸消失。那到底變成白矮星是不是意味著這顆恆星死亡了?白矮星有沒有研究的必要呢?當太陽老去的時候,它的核心會發生一些變化,當太陽的能量耗盡,也就是大約80億年以後,太陽的外層就會逐漸消失,核心將暴露在宇宙中,然後,經過漫長的歲月,變成黑色。
這剩下的一半太陽是些什麼呢?主要是一些電子和碳原子核。這些電子相互排斥,從而出現一種斥力,於此同時,還有一種電子簡併力,是一種電子間的壓力。這兩種力的存在使得太陽變小之後還能夠有一個平衡的核心。這時的狀態其實就是白矮星。
變成白矮星的太陽就和變成一個老頭一樣,整個萎縮了一圈。但是,規模的縮小卻導致其它的一切都變大了。我們可以想象,依靠之前的兩個力,太陽剩下的核心部分被壓縮得多麼緻密。小樓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瞭解到,一勺左右大小的白矮星材質,比60輛冰淇淋還要重。這是很難想象的,或許拿白矮星材質的骰子砸人會造成悲劇。
由於密度如此的巨大,白矮星狀態的太陽表面的重力會急劇增大。打個比方,如果你的體重是50公斤,那麼站在白矮星上,你的體重就會變成5000噸!當然,人是無法站在白矮星上的,因為,強大的壓縮力會直接把你壓成肉餅。
白矮星是有很高的溫度的,在達到10萬攝氏度的溫度下就會發光,這就使得白矮星外表是白色的,但是其實,這光是很微弱的。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之一是天狼星B,同時也是最早發現的白矮星,距離我們只有9光年,我們只有用望遠鏡才可以發現它。
如今,在我們的星系中,已經發現了一萬多顆白矮星,這些白矮星最終都會逐漸消失,最後變黑,然後不見麼?這期,我們知道了有的恆星在消亡過程中會形成極其炙熱而高密度的白矮星。但其實,不是所有恆星在變成白矮星後就默默消亡,有的白矮星卻還能夠產生一些其他奇妙而美麗的變化。那是什麼呢?下期,小樓就和大家談談以白矮星為中心而形成的行星狀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