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央媒評增補院士推薦人爭議:不能有小算盤#

360行行行出狀元,任何一個行業研究到極致,都能出成績。不少老手藝人把一手藝玩到極致,那也是“大國工匠”。

王莉是茅臺集團的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研究方向是“發酵與輕工生物技術”。按說這也是一項科技領域,如果真能做出極大貢獻,產生出極大的社會效益,給什麼榮譽都不為過。

王莉稱得上“工匠”是沒人反對的,但要評選“院士”我覺得還是有距離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你能不能服眾?能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院士”稱號是你茅臺廠封的還是你貴州省封的?

釀酒行業本身就存在爭議,就跟菸草一樣,擬創新能力再強,利稅再大,由於對身體有害,就是不能大力推廣和表彰,因為和社會導向不符。國家評選的“院士”是一種社會價值的引導,是國家核心價值觀的體現。

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曾明確表示,任何劑量的酒精都對健康有害。推薦致力於研究釀酒技術的研究人員評選院士,絕不是我們倡導的方向,同時也會引起人們對社會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薦評選標準的質疑。

茅臺酒是高檔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徵,本身酒的價值,主要是炒作和市場營銷出來的。茅臺還是那個茅臺,以前咋沒見茅臺這麼厲害,說白了還是因為茅臺酒廠的股份市值“三萬億”,背後資本作怪。買茅臺酒的有幾個真正是喝的,這全是被資本給捧起來炒起來的。茅臺酒是人人都喝的起的嗎?茅臺酒是我們搞大國競爭的利器嗎?茅臺酒能體現中華民族的福祉嗎?做為茅臺人是不是該低調,自己心裡沒點數嗎?

可茅臺酒的真實作用是什麼?喝完酒能長生不老嗎?我知道周圍朋友喝完酒吹牛皮的倒是不少。喝酒開車的,喝酒誤事的,難道還少嗎?

對於社會大眾沒有直接的關係,也造福不了群眾。從這個意義上講,相關研究人員企業內部可以重獎,可以獲得行業內的認可和榮譽,但上升不了國家層面。

一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增選工作,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最受關注的一件大事,能夠入選兩院院士。這不僅是對能力的肯定,更是一項崇高的榮譽,也是對他們過去為科學事業做出的高度認可。單就工程院來說,隨便舉兩個例子: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南山,著名呼吸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讓菸酒“院士”跟這些德高望重的人為伍,是諷刺還是侮辱。國家相關部門必須亮明態度,不能被資本綁架,你以為茅臺酒廠市值高,茅臺酒廠不差錢,茅臺酒廠人脈深廣,就可以為所欲為嗎?普通民眾沒有評選的資格,但會把這些當成茶餘飯後談資,公道自在人心,看看最後誰羞愧是誰?

1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層展性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