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你最好的朋友。
習慣用手的專業術語是生物手徵性(biological chirality),除了行為上,也可能會有“一邊的手更大”這種現象。如今約有 75-90% 的人是“右撇子”。人類的近親們,也就是大多數靈長類動物,都具有該特徵。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情況並不侷限於此。
章魚科軟體動物,就有偏好使用的觸手,往往與其主視眼位於同一側。單細胞生物絨泡菌雖然沒有腦子,卻會傾向右邊生長。
那為什麼我們人類更偏向於用右手呢?
一個觀點是,左腦管理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控制右側軀體。人類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很強,所以用右手的人比較多。這個觀點的問題在於,沒有人類這樣語言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黑猩猩還有倭黑猩猩都出現了右手傾向。
可以肯定,人有了左右兩側大腦,那它們必然是要進行分工協作的。而所表現出的偏好為何是右側,或許能從人類的遠親身上看到端倪。
狐猴科(Lemuridae)、懶猴科(Lorisidae)以及一種嬰猴科(Galago)都傾向於使用左手。這種對於左手傾向的觀察和觀察結果本身一樣都給了我們一些新的思路。
比如,每種動物對不同行為的左右手依賴程度不一樣。一個習慣了左手敲鍵盤,右手點滑鼠的人。如果讓他左手畫龍右手畫彩虹,這個人的哪隻手會先完成動作呢?
也許,我們的大腦僅僅是給不同側的手分配了不同的工作,從樹上轉移至地面生活後,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更適合用右手完成。
別忘了,我們的祖先可是在樹上活動的,那時用來扶樹的那隻左手可能比抓取食物的手更重要,畢竟從樹上摔下來是致命的。直到開始在陸地生活,靈長類動物可能還是用扶樹的手進行體力勞動,比如支撐自己的身體,另一隻手用來進行更加靈活的活動,比如製作工具。
對於現代人來說,從事精細活動要比爬樹更加重要,不管起初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轉變,傾向於使用右手進行更精細活動的現象保留了下來。
然而,目前我們對靈長類動物的認識還存在許多盲區,對於這種現象的成因仍然需要進一步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