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一個叫“張偉”的朋友一樣,每個人身邊,也都出現過一個“左撇子”吧?
“左撇子”顧名思義,就是用手偏好與大多數人不太一樣,比如在寫字、吃飯的時候,他們更喜歡用左手。
左撇子並非罕見現象,有研究人員對240萬人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出左撇子總體比例約為10.6%[1]。
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1個左撇子。
不過,左撇子畢竟是少數派,所以不管是普通人,還是科學家們,都熱衷於研究左撇子和右撇子有什麼區別。
也因此,左撇子們都被蒙上了一層比較特殊的神秘面紗。
比如,典型的常見說法就是左撇子更聰明。
市面上有很多“假科普”文章,經常列舉一些“左撇子是天才”的案例,甚至還有人說愛因斯坦和牛頓都是左撇子。
透過一些老照片可以發現,這大機率是個謠言。
事情的真相是:左撇子並不比其他人聰明。
2006年,研究人員針對255100個樣本,對左撇子和右撇子的智商幾項引數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左撇子和右撇子並沒有顯著的智商差異[2]。
但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左撇子在一些對抗性的運動中有一些優勢,比如乒乓球、網球等,可能是因為左撇子的運動方式和一般人有區別,導致對手不能很好地應對。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既然左右手本身不影響智商,日常也差不多,那按理說,人類應該是左右手均衡使用才對,為什麼左撇子的人偏少呢?
要講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搞明白人類為什麼更偏愛用右手。
有一種猜測是認為,這和進化有關,更確切地說,是和語言的出現有關。
一開始,人類的祖先應該是左右手都均衡使用,但是我們的大腦中,語言區並非均衡分佈在大腦中,而是集中在了左半側。
隨著語言能力的增強和重要性增加,控制右邊身體的左腦半球取得了主導地位,這就使得人們更傾向於使用右手。
也就是說,習慣使用右手,很可能是人類語言發展的副產物。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
目前更多的研究人員認為,左撇子可能和基因突變有關。
因為左撇子的形成很早,比如出生後6~14個月,39%的嬰兒就已經表現出了用手的偏好性,而在18~24個月的時候,更是有97%的幼兒已經展現出了手的偏好性。
甚至透過研究尚在子宮中的胎兒,確定子宮中胎兒的用手習慣,可以推測出出生後胎孩子的用手習慣,準確度很高。
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對3300名志願者進行了研究,在分析了數十萬個常見突變後,把慣用左右手原因鎖定在了一個叫做PCSK6的基因上[3]。
這個基因是一個發育相關的基因,尤其是對身體左右不對稱結構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他們曾在小鼠身上做過實驗,如果把小鼠的這個基因敲掉,那麼,小鼠的器官就會發生左右異位。
更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PCSK6這個基因,也是跟人的語言功能相關。
如果這個基因出問題了,可能會導致失語症或者難語症[4]。
當然,基因並不是萬能的,目前發現的基因也不能解釋所有的左撇子,所以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發現。
最後總結一下。
1.左撇子是少數派,大約10個人中會出現1個。2.左撇子和右撇子在智商上沒有顯著差異。3.左撇子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