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科幻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場景:在漫長的飛行中,為了保持生命,減少新陳代謝,宇航員們都會進入到一個“低溫休眠艙”之中,只需要設定好時間,一覺就可以渡過幾個月,甚至是幾年的時間,之後醒來,仍然還是年輕時的模樣。
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的科幻?但是,如今伴隨著人類的科學研究,未來卻極有可能變成現實。研究認為,人類“冬眠”未來或是星際長途飛行的關鍵,可以讓人類去往更遠的地方。
人類冬眠有什麼好處?
雖然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都會在冬天到來的時候冬眠,甚至蛇之類的一些動物,還會在夏天的時候進行“夏眠”,但是,人類卻並不擁有這個本領,雖然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冬眠”,在漫長的冬天來臨前,可以舒舒服服的睡上一大覺。
當然,從人類現階段來看,在地球上人類是不能進行冬眠的,因為人類一旦集體冬眠了,那麼,人類的設施、建築,各行各業等也都會失去人維護,自然當人類睡醒了幾個月醒來後,人類文明也會倒退,甚至極有可能在冬眠期間因為一些意外,而導致人類文明毀滅。
所以,人類是不能冬眠的,但是在太空中卻是可以的。因為如果人類學會了“人造冬眠”,就可以在航天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首先,對於長途飛行來說,只能在飛船裡渡過漫長的時間,這對於很多宇航員來說,都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特別是精神狀態非常容易出現問題,從而威脅到宇航員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但是,如果可以透過“低溫休眠”的方式,那麼,就不需要對此感到擔心了,因為人在睡眠的狀態下,時間是過得非常快的,即使是幾個月的時間,醒來的時候也不會覺得太過漫長,從而內心接受不了。
其次,太空中沒有什麼資源補給,宇航員們的一切,特別是食物方面的補給,都需要從地球帶去,這裡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飛行距離太遠,可能會需要攜帶太多的食物,同時也會增加成本等很多問題,但是,如果是透過“低溫休眠”的方式,就可以減少資源攜帶量,從而降低成本,用在其它方面。
那麼,人類究竟應該如何去實現“低溫休眠”呢?對於這個問題,有研究者認為,或許是可以透過“人造休眠”的方式,不過,在這個技術的研發階段,目前還是有很多難點的。
如何實現“人造休眠”?
早在多年前,科學家們就開始想要實現科幻作品中的“低溫休眠”了,而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還曾經在15年前,就發現過透過硫化氫來進行“人造休眠”的方式。
根據資料顯示,當時科學家們是在實驗室的環境中,為實驗用的小鼠所處的環境,投入了低劑量的硫化氫,沒想到很快小鼠就開始“低溫休眠”了,但是遺憾的是,如今15年過去了,這項技術仍然沒有太大的進展。
說起來,這個辦法有點類似於“心理暗示”,認為只需要透過藥物來欺騙人類大腦中的某一部分神經元,就可以實現“人造休眠”的目的。
不過,這個觀點和我熟悉的科幻片中的“低溫休眠”,還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很多研究者也都認為,這並不可以讓宇航員們在太空中透過睡覺的方式,來渡過數月甚至更久的時間,而且藥物到底會不會對身體構成副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去驗證。
那麼,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什麼可以讓人類進行“低溫休眠”的好辦法呢?來自印度的科學家團隊,在2017年的時候提出過一項爭議很大的實驗,認為只需要透過“輻射”,讓人類進入到休眠的狀態。
不過,輻射對於人體的危害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自然,這個研究成果也並不被科學界所認可。說起來,人類除了“低溫休眠”,還有“人體冷凍技術”也一直都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很多人都認為,人類可能永遠也實現不了,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