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摘自《精簡 - 進化的真相》

德國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做了一個驚人的研究,複製出尼安德特人的神經細胞,之後細胞複製出6層,形成大腦皮層。此研究的結論是: 12萬年前就遍佈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大腦容量遠比我們更大,尤其是負責處理視覺和空間資訊的枕葉和頂葉區域。為什麼現代智人可以生存下來,而尼安德特人卻滅絕了?從個體來看,尼安德特人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聰明,他們會選擇火山口作為居住場所,以便取得黑曜石作為石斧。他們懂得埋葬死者和照顧受傷或生病的人,他們也擁有審美的思想,比如尼安德特人會將帶顏色的黏土塗抹在自己的面部,為自己化妝。

考慮到14萬年前突然出現的語言基因,我們不得不想到,也許恰好是語言的進化,智人之間連線更為緊密,群體內外更具包容性,因而形成更大的社群。就個體而言,智人無須更聰明,只需與人為善,連線他人。這樣,智人群體知識和經驗可以透過有效學習,一代代積累起來,遠超尼人個體一生的積累,因此最終接管了地球。因為語言帶給群體巨大合力,知識和經驗被代代傳承,新技術迅速積累起來。比如,黑曜石很堅硬,但太脆,容易損壞。而打製黑曜石的工作相當困難,即使對今天的人來說,也是長期學習的過程。所以如果沒有順暢的語言,這門手藝很容易就會失傳。再後來,偶然發現的隕鐵被打製成武器,成為戰勝敵對部落的利器。發現和打造柔韌的隕鐵,也是專門的知識,需要更多角度的語言溝通。當集體的認知力量崛起後,聰明強壯的小族群被友善、好學、組織化的大部落取代。更大規模的部落兼併既促進了集體認知力量,也增加了基因多樣性,提高了抵抗疾病的基因選擇率。

我們的進化由單純的基因優選競賽,轉化為基因和社會組織的雙重競賽。在語言出現之後,人類脫離了個體競爭的殘酷現實,開始相互訓練,群體知識取代了個體智商。自那時候開始,人類的領袖不再是最強壯和最聰明的,而是最聰明和最強大的人所擁護的。這種群體協作導致了社會分工,因此初級工業開始脫離個人手藝。在冶金領域,模和範的發明,使金屬製造得以批次生產,遠遠超越了手藝人數量的侷限。探礦採掘、冶煉打製、模具雕刻、翻砂打磨,幾個不同人圍繞礦山的協作,就使工具被大量複製出來。也正因為協作規模擴大,經驗和技術從個人天賦迅速變成分門別類的課程,普通人拜師學藝後,僅僅學習有限的技能,就可以在他人協同工作中,成為某個領域的合格工匠。

當然,超過3000年的金屬工業化浪潮,金屬已經徹底氾濫。從早期的禮器、祭器、武器、飾品、奢侈品淪落到巷陌人家,成為建材,日用品,刀叉、車輛。中國山西出土了2790年前的青銅盛具,上刻有“子子孫孫用永”,可見青銅器皿曾經多麼貴重,曾經被視為貴族家庭的傳家寶。語言使人們規範了表達,知識開始迅速傳播,從此任何人群都難以長期壟斷某種特殊技能。在一代代人言傳身教之下,孩子們繼承了祖先的願景與經驗,並透過一生的嘗試和創新,不斷推動人類經濟、文化的前進步伐。

9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JCIM | 靶向藥物設計方法:深度學習與水藥效團模型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