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881年,是人才相繼誕生的一年。

中國著名的大文豪魯迅出生了,西班牙著名畫家畢加索出生了,匈牙利的音樂家貝拉·巴托克出生了,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出生了,還有發現青黴素的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在英國出生了。

弗萊明的童年並沒有什麼可贅述的,但人生的考驗已經拉開了帷幕。

弗萊明7歲時,父親去世了。失去了頂樑柱的家庭,生活捉襟見肘。靠著母親和大哥,弗萊明和幾個兄弟陸續長大了。因家裡孩子多,弗萊明得以自由生長,他在山野間長大,這鍛鍊了他的觀察能力,也為日後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13歲左右,弗萊明去倫敦投奔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湯姆。這時湯姆已從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在倫敦開啟了一番事業,成為了一個眼科醫生。

弗萊明先是在一所類似技校的學校學習,16歲畢業後就去了一家專營美國貿易的船務公司上班。

命運總會垂青那些努力奮鬥的人。弗萊明的一個終身未婚的舅舅去世了,弗萊明分得了部分遺產,解決了生活上的困難。哥哥湯姆敦促弗萊明善加利用這筆錢,並建議他學習醫學。有了哥哥的悉心教導再加上個人努力,弗萊明考入倫敦大學聖瑪麗醫學院,1906年畢業後留在母校的研究室,幫助其老師賴特博士進行免疫學研究。

1909年,弗萊明獨自開始了嘗試對痤瘡進行免疫接種的研究,併成功改良了梅毒的繁瑣檢測程式。另外他也是那個時代少數掌握了靜脈注射這一先進技術的醫生,學術上的初步聲譽。當然他也未脫離賴特的研究範圍,在其指導下做了有關吞噬細胞、調理素、傷寒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

1914年一戰爆發後,賴特率他的研究小組奔赴法國前線,研究疫苗是否可以防止傷口感染。這給了弗萊明一個極其難得的系統學習致病細菌的好機會。他驗證了自己的想法,既含氧高的組織中,伴隨著氧氣的耗盡,將有利於厭氧微生物的生長。另外他和賴特證實用殺菌劑消毒創傷的傷口,不僅沒起到好的效果,處理的傷口更容易發生惡性感染。他們建議使用濃鹽水沖洗傷口,沖洗要儘早進行,如果傷口已經嚴重感染,濃鹽水也沒有什麼效果。但是這項建議到了二戰時期才被廣泛採納。

此外弗萊明還和其他同事一起做了一系列其它研究,比較重要的有兩個。他做了歷史上第一個院內交叉感染的科學研究,如今院內感染是個非常受重視的問題。另外他還推動了輸血技術的改良,作了有關檸檬酸鈉的抗凝作用和鈣的凝血作用的研究,並利用新技術給100名傷員輸血,全都獲得成功。

1918年,弗萊明返回聖瑪麗醫學院,加緊進行細菌的研究工作。1921年,患重感冒的弗萊明堅持工作,在一培養基中發現溶菌現象,細究之下原來是鼻涕所致,由此發現了溶菌酶。1922年他發表了《面板組織和分泌物中所發現的奇特細菌》的報告。

1928年7月下旬,弗萊明將眾多培養基未經清洗就摞在一起,放在試驗檯陽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去休假了。度假歸來的弗萊明,發現一隻未經刷洗的廢棄的培養皿中長出了一種神奇的黴菌。他又一次觀察到這種黴菌的抗菌作用——細菌覆蓋了器皿中沒有沾染這種黴菌的所有部位。不過,這一次感染的細菌是葡萄球菌,這是一種嚴重的、有時是致命的感染源。經證實,這種黴菌液還能夠阻礙其它多種病毒性細菌的生長。就是這樣偶然的發現,改變了無數人的人生,也推動了醫學發展程序的車輪。

青黴素,弗萊明在確認這種黴菌是一種青黴菌之後選定了這個名字。

1928年9月15日,弗萊明在聖瑪麗醫學院公佈了他的發現。他還於1929年2月13日向倫敦醫學俱樂部提交了有關論文《青黴素——它的實際應用》,被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接著,弗萊明製取了少量青黴素結晶,先後到兩家學院,請醫生臨床試用於人體,但遭到拒絕,青黴素被打入冷宮。最關鍵的問題是:青黴素提取太困難了。

弗萊明只好在1931年暫時放棄了繼續研究,但是一直讓那個培養皿上的青黴素傳宗接代。直到兩位科學家——英國生化學家錢恩和英國病理學家弗洛裡,於1938年偶然讀到弗萊明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論文,他們經過艱苦卓絕的實驗,終於在1941年成功分離出青黴素。這時二戰全面爆發,美國急需特效藥物治療傷兵,青黴素正是極好的突破口。於是1944年,青黴素在美國投入了大規模的量產……

青黴素與原子彈、雷達並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三大發明”,它最終成為具有驚人療效的藥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功地挽救了成千上萬病人的生命。基於對人類做出的傑出貢獻,弗萊明和錢恩、弗洛裡三人共享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科學作家邁克爾·哈特在他的名著《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中說道:“青黴素的發現對尋找其他抗菌素是一個巨大的促進!”

青黴素讓人類第一次擺脫了對病菌“無特效藥可治”的困境,對藥物學、醫學的影響無與倫比。青黴素在所有的抗菌素中,抗藥性能力非常強,七八十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廣泛使用。

12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技獎二等獎張毅團隊:免疫治療或成攻克腫瘤“希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