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是自身的一種自我運動形式,地球自西向東靠自轉軸運轉 ,自轉週期為24小時。從南極點上空看是順時針旋轉,北極點上空看則是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會產生晝夜交替,也就是說被太陽照的到的地方就會產生了白晝反之就是黑夜,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差生時間差異,我們就把地球以0°經線和180°經線分為東西兩個半球和24個時區,0°的東為東時區分為為十二個時區,分別是東一到東十二,我們熟悉的北京就在東八區,西時區和東時區則相反。
什麼是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是指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像地球的自轉具有其獨特規律性一樣,由於太陽引力場以及自轉的作用,而導致的地球公轉,也有其自身的規律。
地球的公轉遵從地球軌道、地球軌道面、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週期、地球公轉速度和地球公轉的效應等規律。地球公轉的時間是一年。在地球公轉的過程中存在兩個明顯週期,分別為迴歸年和恆星年,迴歸年與恆星年的時間不一樣。兩者一年的時間差稱為歲差。公轉也產生了四季,和四季的不對等。地球於每年1月初經過近日點,7月初經過遠日點,因此,從1月初到當年7月初,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逐漸加大,地球公轉速度逐漸減慢;從7月初到來年1月初,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逐漸縮小,地球公轉速度逐漸加快。
我們知道,春分點和秋分點對黃道是等分的,如果地球公轉速度是均勻的,則視太陽由春分點執行到秋分點所需要的時間,應該與視太陽由秋分點執行到春分點所需要的時間是等長的,各為全年的一半。但是,地球公轉速度是不均勻的,則走過相等距離的時間必然是不等長的。視太陽由春分點經過夏至點到秋分點,地球公轉速度較慢,需要186天多,長於全年的一半,此時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視太陽由秋分點經過冬至點到春分點,地球公轉速度較快,需要179天,短於全年的一半,此時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由此可見,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