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每個人都非常懼怕事情,因為一旦死亡就意味著親情、愛情、友情以及所有美好的回憶都將遠去,而自己將陷入永恆的黑暗之中,這對一個有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的智慧生命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然而,就算對此感到極為恐懼和厭惡,人類也依舊無法擺脫這如附骨之疽般的宿命。由此,死亡前的告別成了一項莊重而又嚴肅的特殊“儀式”。
當一個人躺臥病榻即將死亡之時,他的親朋好友哪怕是相隔萬里,通常也都會趕到病榻前送其最後一程,而這也帶來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剛死去的人能聽到周圍親友交談和悲愴的聲音嗎?
傳統思想認為,那些剛剛死去身體還溫熱的人是能夠聽到身後的聲音的,所以老一輩的人經常告誡孩子不要在這種場合亂說話。而現代科學則認為,當一個人被宣佈死亡時,他所有的感覺器官都停止的運作,所以不可能再聽到任何的聲音。
人的死亡過程究竟是什麼樣的?死之後究竟又能不能聽到周圍的聲音呢?
在醫療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判斷死亡的方法通常是試呼吸,但這種方法存在巨大的侷限性和缺陷,經常會出現“死人”從棺中“復生”的情況。
到了醫療水平相對發達的時代,“心死亡”成為了死亡新的判斷標準,也就是心臟先於腦功能和呼吸系統完全停止。目前我國採用的死亡判斷標準就是“心死亡”。
而現在,隨著各種案例的出現,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認識到“心死亡”仍然有一定的缺陷,所以“腦死亡”開始逐步成為新的評定標準。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大腦構造複雜,但主要是由中腦、小腦、腦幹等構成,當腦幹受到不可逆轉的傷害時,其功能性就會永久的喪失,身體就會出現呼吸衰竭,繼而全身器官會因為缺氧也逐漸衰竭,所以其實“腦死亡”才是最科學的判斷標準。
當然了,腦死亡也要分很多種,如果是那種直接粉碎或貫穿的物理傷害,也就不要期望還能夠聽到周圍的聲音了。
而如果一個人是躺在病榻上逐漸走向死亡的,那麼當他死亡之後最後消失的感覺的確是聽覺。
一般來說,人快要死亡時首先失去的是視覺,因為大腦處理立體視覺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彌留之人連睜眼都費力,所以失去視覺也很正常。
隨後消失的是觸覺,這是因為最後關頭身體中的所有能量會彙集到大腦,體表溫度此時會有明顯降低,而感覺神經因為沒有供血會變得麻木和遲鈍。
所以感覺中最後消失的是聽覺。人之所以能夠聽到各種聲音,主要是鼓膜振動將聲音傳送到耳蝸中,耳蝸中的毛細胞又將聲訊號轉化為電訊號,最終到達大腦中樞。
由於聽覺系統距離大腦很近,並且傳輸過程短暫且功耗低,這才讓聽覺系統能夠堅持到最後,基本上大腦沒有徹底停止活動,聽覺系統就一直執行著。
聽覺是最後才消失的感覺,那死後還會有聽覺嗎?
上文也說到,人能夠聽到聲音是因為耳蝸內的毛細胞傳送訊號給大腦,大腦處理過後才能夠形成聽覺,而人死亡後大腦也宕機了,沒有中樞對這種訊號進行處理,那麼這個訊號也就失去了意義。
由此從理論上來看,人死亡後毛細胞傳送的訊號根本就沒人處理,所以死者也就沒有“聽覺”一說。
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從人類使用科學探索世界以來,科學就一直重新整理著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它似乎總能讓人類目瞪口呆。
去年7月8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了一場生命終結無意識聽力測試實驗,結果表明,垂死之人仍然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只是不知道他們是單純的可以聽到,還是不僅能聽到也能理解意思。
從研究團隊在《科學報告》刊載的論文中瞭解到,他們測試的物件是那種生與死界限極為模糊的人,或者說下一秒就會徹底死亡的人,而不是在昏迷中的人。
研究人員用裝有64個電極的帽子監測受測者的大腦活動情況。先是給年輕健康的人播放一系列音調,然後識別和記錄下他們大腦在聽到這些音調時的活動情況,緊接著給臨終者播放同樣的音調。
在對臨終患者進行監測時研究人員發現,無論他們有意識還是無意識,都能夠監測到腦電訊號,並且這些腦電訊號還極為相似。
這也就意味著,在患者彌留甚至死後極短時間內,他們仍然能夠聽到周圍的聲音,只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聽懂,畢竟在死亡的前幾小時,他們已經開始進入反應遲鈍的時期。
研究人員認為,有些人垂死之際或許能夠聽出自己喜歡的音樂或其他特殊的聲音,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人會一直吊著一口氣,等待自己想等的人到病榻前。
所以說,當在一位垂死之人的病榻前時一定要謹言慎行,以免他死亡時聽到什麼不好的事情,導致其抱憾離開人世。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心死亡”的人才有可能在死後還能聽到聲音,並且時間還極為短暫,如果是“腦死亡”的話,是不可能聽到任何聲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