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我們總是有可能看見流星的。各位小夥伴想必對流星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很多小夥伴初始對天文產生興趣就是因為看流星。流星總是很快劃過天空,會在後面留下一條發光的軌跡,這讓那些仰望星空的人興奮、凝息。流星總是給人以美好,那麼你真的瞭解流星麼?流星的背後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你看到的流星就是一小塊星際碎片:岩石、冰或者是金屬撞擊地球大氣層加熱到白熾狀態。顯然,流星不是真正的星星,那為什麼叫它流星?天文學上許多的命名都讓人困惑,就像上期我們談到的行星狀星雲,它並不是真正的星雲,流星也不是真正的星星。其實,一切來自太空的固體物質,我們都可以稱為流星體,流星體在天空變得熾熱的現象被稱為流星。

當流星撞擊到地面,我們稱之為隕石。沒錯,其實流星體到流星,最後到隕石,這三者是同一物質從外界來到地球的不同過程,其實就是同一種存在。可以說,激怒天文學家的第二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去分流星和隕石。那第一好的方法呢?就是問他是什麼星座的。

事實上,一顆典型的流星可能只是一個比沙子還要小的流星體形成的。沒錯,因為它們就有很大的牽引質量。圍繞太陽執行的流星體,速度可以高達每秒幾十公里,當其接近地球時,地球又會賦予其一個加速度,也就是我們知道的地球逃逸速度,這樣,當它進入大氣層時,它的速度就已經非常快了,可以達到每秒70千米甚至更快。

人們對流星還存在一個誤區,就是人們總是認為流星之所以會變熱是因為它們和空氣產生的摩擦。不可否認,空氣的摩擦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壓縮。當你對氣體進行壓縮,氣體的溫度就會上升。一個超高速的流星體就會對它前面的空氣進行大量的壓縮,使得空氣大幅度升溫,最終反作用於流星體使其升溫,學術一點說這一過程被稱為燒蝕,就是空氣把熱量散發,表面物質蒸發逸散。燒蝕後在流星體後留下發光的痕跡,我們稱為流星餘跡。

以上的一切,都在你頭頂上空,距離地面100千米左右的高空發生。總結來說,小行星的碰撞噴射出一些岩石物質,產生一些流星體,而彗星,其上面的冰變成氣體混合灰塵和礫石,最終隨著時間推移在太陽附近形成帶狀結構,地球運動後,穿過這片碎片雲,就會有許許多多的流星體產生,因此而出現了流星雨。

絕大多數的流星體都是很小的,一般在大氣層就完成了燃燒。但其實它們也可以更大,也就是火流星,或者說火球。火流星的大小和葡萄柚差不多。

今天我們就說到了流星是小行星和彗星丟擲行星間的小碎片,當地球穿過彗星發射的氣流時,我們就會看到流星雨,流星體會在地球上空燃燒,倖存下來的流星會撞向地球形成隕石。小樓先總結到這裡,大家明天見。

2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巴西發現1.3萬年前隧道,既非自然形成,也非人類建造,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