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ell Research 發表中國團隊肝癌早篩臨床研究最新成果
中國團隊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20.5)上發表了腫瘤早篩HIFI技術的臨床研究成果。HIFI技術主要用於肝癌和非肝癌人群的區分,研究一共納入了3234例樣本,其中肝癌508例、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引起的肝硬化2250例、健康人群476例,這是目前肝癌樣本量最大的臨床多中心研究。
在研究過程中,超大規模原始資料彙總後,研究人員會對這些指標進行分類,透過機器學習、大資料合成、查詢演算法等方式最佳化分析過程,確定了穩定的特徵性指標值,設立了獨立的訓練集、驗證集和測試集。
——《科技日報》
2我國科研人員用“猴臉識別技術”識別秦嶺金絲猴
來自我國西北大學的科研團隊正依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研發“猴臉識別技術”,用於識別秦嶺地區的數千只川金絲猴。與人臉識別技術相似,猴臉識別技術透過提取金絲猴面部特徵資訊,建立秦嶺金絲猴個體的身份資訊庫,最終掃描、比對、識別。“猴臉識別技術完全成熟後,我們可將其裝在野外佈設的紅外相機中,系統可自動認猴、命名,蒐集它們的行為。”研究團隊成員張河說。
目前,猴臉識別技術處於實驗推廣階段,可識別約200只秦嶺金絲猴。“每隻金絲猴,我們採集了七八百張影象樣本,識別成功率達到94%。”張河說。
——新華網
3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在南海發現砂層水合物
廣州市南沙區2月20日通報,位於該區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在南海首次發現砂層水合物。該實驗室已成功進行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實驗室匯聚16個院士團隊。南沙區還開展跨境科研資金使用,透過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向香港科技大學撥付香港分部年度建設經費和港澳科研開放基金。
據介紹,廣州市南沙區現正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核心園區已動工,預計2021年12月完工;南海島礁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平臺也在建設中。
——中國新聞網
4中國科學家構建水稻全基因組功能單倍型資料集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訊息,該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設計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構建了一個全基因組基因功能單倍型(gcHap)資料集,全面揭示了亞洲栽培稻基因功能單倍型自然變異特徵,提出亞洲栽培稻多起源(馴化)假說。相關研究成果新近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雜誌上。
團隊成員、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研究員徐建龍介紹,目前,關於水稻種內兩個亞種indica(秈)和japonica(粳)起源的假說主要有二種:一是單起源假說,認為亞洲栽培稻是從單一的野生祖先起源,然後為適應不同的生態和地理環境分化為秈和粳兩個亞種;二是多起源假說,認為秈和粳獨立起源於不同的野生祖先類群。
——《科技日報》
5科學家發現6.3億年前的蘑菇祖先
▲ 化石顯微圖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中美科研學者最近在我國貴州發現了6.3億年前的真菌類生物化石。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陸生真菌類化石,說明在6億多年前,蘑菇、酵母、青黴等真菌生物的祖先已經從海洋“爬”上了陸地。
參與此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龐科介紹,新發現的真菌類化石位於貴州省甕安縣兩處白雲岩喀斯特洞穴中。研究者共採集20塊岩石樣品,得到上千枚不足頭髮絲粗細的微小真菌化石絲體。此前,最早的陸生真菌發現於蘇格蘭,距今約4.1億年曆史。新發現的化石將陸生真菌的化石記錄前推了2億多年。
——新華視點
6俄從魷魚肝分離出治療腦外傷藥物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國家海洋生物學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從魷魚肝中分離出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高活性化合物。動物實驗表明,該化合物可促進神經元恢復並抑制顱腦外傷後的炎症反應,顯示出對顱腦損傷有很高療效。該項科研成果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顱腦外傷被認為是最危險的傷害之一,因為它可能導致認知、身體和心理功能受損。同時,大約80%的病例為輕度損傷,伴有長時間的神經炎症(腦部炎症),患者本身幾乎不能發現這種炎症。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及時的治療會導致複雜的病理狀況,比如神經元死亡、注意力不集中、持續頭痛以及肌張力減弱等。
——《科技日報》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