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大家好,關於怪獸宇宙“中空地球”理論(Hollow Earth)已經不是什麼新鮮故事,這個理論最初在《金剛:骷髏島》當中就已經被提出,隨後又在《哥斯拉:怪獸之王》裡面得到證實。

“帝王組織”認為“中空地球”才是那些泰坦巨獸的誕生之地,而且正是透過“中空地球”大量聯通到地表的隧道,這些泰坦們才可以肆意透過,不被發現地出現在地球上的各個角落。

換句話說,“中空地球”不僅僅是一個地下交通系統,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巨大空間(《GVK》的預告片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其巨大的輻射量能夠孕育出成百上千體型龐大的泰坦生物

所以概括地講,過去的某個時期,原子恐龍巨猿穆託這些泰坦巨獸們都生活在地球中央的巨大空間之內,卻因為某種原因,它們中的一部分選擇離開了那裡,就此生活在輻射量較低的地表世界。

不過這裡就產生了一個疑問,既然泰坦們誕生在“中空地球”,為什麼它們又要離開而選擇隱居在地表呢?而且更重要的是,人類是否也跟泰坦巨獸們一樣,起源自“中空地球”呢?

還記得《哥斯拉:怪獸之王》裡面,“帝王組織”發現的巨大海底城市亞特蘭蒂斯嗎?當時他們據此得出了泰坦曾與人類和平共生的結論,不過事實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在最近傳奇影業推出的官方藝術插圖中,有一幅壁畫表現了原子恐龍巨猿之間的爭鬥,這幅畫顯然不是描繪即將到來的“GVK”,而是對過去某個歷史事件的描述;但重點是,畫面中還出現了大量手持長矛的人類圍繞在兩隻巨獸周圍,暗示這兩種泰坦之間的爭鬥並不只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人類作為第三方很可能也參與其中。

關於這些手持長矛的遠古人類,可能我們第一印象就是骷髏島上的伊威人(Iwi)

不過根據之前官方出版的漫畫《骷髏島:金剛的誕生》中的內容,伊威人其實源自南太平洋島民,他們乘坐木筏到達骷髏島的時間並不久遠(大概是金剛出生之前,由金剛父母統治骷髏島的時期)。

而且根據“帝王組織”的研究資料,泰坦戰爭發生在中空地球裡面,那麼遠古人類如何能夠目睹原子恐龍巨猿之間的戰爭,甚至把戰爭內容表現到壁畫上呢?更不用提居然還有人類親自參與到這場戰爭當中了。

如果這一切需要成立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人類過去曾經與泰坦為伴,生活在“中空地球”。

所以更可能的情況是,“中空地球”遠古人類自誕生起就與泰坦巨獸共處,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他們對泰坦巨獸的看法也漸漸多元起來。雖然有些部族將它們奉為神明,但也有一些激進的部落開始食用死去泰坦巨獸的屍體,從它們包含輻射的血肉中汲取營養。

這些內容在《哥斯拉:怪獸之王》結尾處的彩蛋裡有體現。

那些食用了屍體的人類逐漸發展出一種能夠與泰坦溝通的能力,他們借用這種能力開始控制和奴役泰坦巨獸,甚至在人類之間爆發了以泰坦巨獸作為武器的物種戰爭。

不過人類的這種行為最終還是遭到反噬,擺脫了控制的泰坦巨獸原子恐龍的帶領下轉而攻擊人類,同為靈長類的巨猿因為和人類更親近,則站在人類一邊。這兩種泰坦巨獸之間的戰爭導致“中空地球”內部環境發生鉅變,大災變使得絕大多數人類和泰坦就此死去,只有一小部分透過隧道系統逃到了地表世界。

其後人類在亞特蘭蒂斯建立了一個全新的帝國,開始改變與泰坦之間的關係,重新將其奉為神明;而泰坦們則散落到世界各地,但由於輻射量的改變讓它們紛紛選擇進入冬眠。

《哥斯拉:怪獸之王》中提到,亞特蘭蒂斯比任何已知人類文明都要古老,其建築風格有各大古文明的痕跡,暗示人類正是從那裡開始向全世界開枝散葉。

而且仔細看的話,亞特蘭蒂斯的建築都很巨大,超過了正常人類身高和建築之間的比例,說明當時的人類體態要比現在高大,很可能是因為長期生活在輻射量巨大的“中空地球”的結果;但是在地表世界生活久了以後,適應了新環境的人類身高才降低到現在這個水平。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壁畫中,巨猿的身高和原子恐龍差不多,但是在2017年上映的《骷髏島》中,金剛的身高只有30多米,這個靈長類物種很可能也經歷了同人類一樣的適應過程。

#原創##哥斯拉大戰金剛##怪獸宇宙#

7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DIC技術用於霍普金森拉伸實驗測試材料動態力學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