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之所以最晚被人類發現,就是因為地處偏遠,環境惡劣,特別是環繞南極大陸的海冰,直接阻擋了人類探索的腳步。後勤保障物資運輸是南極各個國家考察站正常執行的根本保障,相比世界其他地區,南極考察站的後勤運輸和物資補給非常困難。。
國南極中山站的後勤物資運輸主要靠三種方式:一是在海冰上靠雪地車拖著雪橇運輸;二是靠小艇、駁船運輸;三是靠直升機吊運。這三種方式各存在利弊,關鍵在南極這種特殊的環境下,具體操作要看天氣、海冰等實際情況來決定採取哪種方式來進行物資的運輸。
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雪龍船到達中山站外陸緣冰中進行海冰卸貨時,第24次南極考察中山站越冬站長徐霞興駕駛一輛雪地車在海冰上行駛到距離雪龍船船頭100米處突然掉入冰窟窿中。
我當時正好在雪龍船駕駛臺值班,看到徐霞興駕駛雪地車從船的左舷船頭方向開車過來,雪地車轉動的履帶攪起冰面上的雪,非常高,很好看。當雪地車開到船頭方向時,突然發現雪地車履帶原地轉動,而不向前運動,這時雪地車履帶邊轉邊向下移動,非常快向下沉沒入海中,海冰壓碎形成的冰洞,碎冰一下就覆蓋了。這裡的水深在400米左右。
情況緊急,看到這驚險的一幕,我感覺心都要停止跳動,立即發出警報,並透過廣播急促地大聲喊叫:“船頭方向有雪地車墜入冰海,趕快去救人。”在船主甲板上卸貨作業的隊員聽到廣播後趕緊下舷梯向船頭方向衝去,在船上的考察隊員有拿著棉被的、有拿著藥箱的都衝出了房間向海冰上急趕。
在這之前徐霞興到駕駛臺,我和他還聊起雪地車從船的左舷開到右舷怎麼走比較安全,根據海冰的情況,覺得繞過冰縫從遠點的地方繞過去。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驚險的事。
1秒、2秒——時間在慢慢過去,凶多吉少,我們焦急地望著冰窟窿在等待奇蹟的出現,過了一會,我們驚奇地看到在冰窟窿的碎冰中慢慢冒出一個人頭,他的兩隻手在不停地扒著水坑邊的冰沿,艱難地爬上海冰,他想站起來但因為寒冷海水的侵襲和體力的透支,一下子癱倒在海冰上昏迷過去。
施救的隊員這個時候正好趕到。立即把他背起往雪龍船返回。
但因為海冰上的積雪很深,揹著的隊員深一腳淺一腳,在雪地上走起路來非常緩慢和吃力,好在人多,拿著棉被的隊員這時也剛好趕到現場救援。
大家就把他放在棉被上合力將他抬回到雪龍船上進行施救,到這時我們懸著的一顆心才慢慢放下。
在雪龍船一層甲板乒乓球桌上隊員們對他搶救,把他的溼衣服一件件退去,幾個隊員脫下衣服用溫暖的胸膛抱著他,有的抱頭、有的抱身體、有的抱腳,讓他的體溫慢慢上升,好在施救及時,他慢慢甦醒過來,神志也很清醒,醫生在經過診斷後確認沒問題。
徐霞興是一位南極考察的老機械師,曾多次駕駛雪地車參加內陸冰蓋的考察,這次他憑著豐富的駕駛雪地車經驗和靈活的頭腦,才讓他逃過了這次災難。過了兩天他身體完全康復後,我去找他了解當時車輛原地打轉,車輛下沉後的情況。
原來當時是雪地車從雪龍船上吊運到左舷的海冰上,他就駕駛著雪地車從雪龍船的左舷準備繞過船頭到右舷的海冰上進行雪橇的拖運,當剛行駛到雪龍船船頭時,他突然感覺到車身下沉,知道情況不妙就趕緊加速,想快速衝過去,但已經無濟於事,被厚厚積雪掩蓋的薄薄一層海冰已經破碎,雪地車在加速下沉。
他想跳車,但這種雪地車在行駛的時候車門是鎖死的,就那麼一剎那的時間想開啟鎖死的車門在時間上來不及,再說此時雪地車已經在海水中下沉,海水已經沒過車門,想推開車門是不可能的。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他靈機一動跳上駕駛座椅準確地摸到天窗的開關,並急中生智一手拉開車窗,當海水從車窗中湧進駕駛室。在海水的衝擊下,他另一隻手靈活地開啟天窗,一蹬腳藉著海水的衝擊力躥出天窗。
身體躥出天窗後有東西把他的腳卡住了,他用力把長筒靴蹬脫,總算脫離了在快速下沉的雪地車
他就冒著冰冷海水的侵襲往上串,好幾次頭都頂到了海冰,就是沒有找到那個冰窟窿,他就把兩手撐開在海冰底下摸索著,好不容易探索到那個冰窟窿,才艱難地爬上海冰。
聽了他的這段冰海沉車驚險的逃生過程後,為他的沉著冷靜而感到佩服,要是換一個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或者說如果當時雪地車上有兩個人,因為通常情況下副駕駛座位上會坐著一個協助運貨的人,那就可能一個人都別想逃脫出來,想想就感到後果的嚴重。所以說在南極考察處處充滿著危險,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