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日本慶應大學等的研究小組25日在英國科學雜誌《自然》(電子版)上發表了利用大腸成功地再生了負責吸收營養的小腸的功能。 如果生病切除小腸,營養吸收不充分,目前根本的治療方法只有小腸移植。 研究小組表示:“這有可能與小腸的再生醫療有關,小腸的構造一直被認為是複雜的,不可能的。”

小腸是吸收營養和水分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內臟器官。 表面被叫做絨毛的長約0.5毫米的突起復蓋,從那裡吸收營養等。

佐藤俊朗慶應大學教授等人的研究小組,培養大鼠小腸的細胞,製作小腸上皮的基礎細胞。 剝掉切下的大腸組織(約3釐米)的表面,注入了這個細胞。

將注入細胞後的大腸組織移植到切除小腸的大鼠大腸入口附近,由於消化液等的流動,表面生成了小腸特有的絨毛。 並且,還確認了形成了本來在大腸沒有的、用於吸收脂質的淋巴管,推出內容物的蠕動運動。

接受移植的7只大鼠中6只生存了19天以上,2只體重也增加了。 另一方面,移植了注入來自大腸而不是小腸的細胞的大腸組織的4只大鼠體重也沒有增加,在移植後10天內死亡。

由於疑難雜症克羅恩病和小腸扭曲的腸扭轉,有時必須切除小腸。 小組表示,截至2019年,日本國內首次實施活體小腸移植,包括腦死亡後提供的病例在內,共有32例。 排斥反應比其他內臟器官強,移植成功後存活率也很低。 據說,由於具有極其複雜的結構,再生醫療研究也沒有取得進展。

小組的小林英司慶應大特聘教授說:“我們知道切除小腸的患者的大腸會長大。 如果能夠將大腸的一部分小腸化,就有可能成為移植後不需要免疫抑制劑的新的治療方法”。

1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迷你人腦”:實驗室培養9個月,和真正新生兒大腦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