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的一天,一團燃燒著大火的石頭帶著長長的尾巴,劃過天空,砸向地面。霎那間,海水倒灌,大地顫抖。它引發了1600米高的海嘯,融化了周圍的地殼。
整個地球重新陷入了生命禁區。它的毀滅性威力促使了恐龍的滅絕,順便消滅了地球上將近四分之三的動植物,使得地球上大約有80%的物種都遭到了滅絕。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6500萬年過去,曾經那顆帶給地球巨大災難的隕石早已消失不見了,只剩下一個直徑約為180公里的巨大隕石坑,靜靜地躺在墨西哥境內的尤卡坦半島,像是在向後來的生命展示著6500萬年前那顆大石頭的威力。這就是被後世前來觀摩的我們,命名為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
我們通常認為這顆隕石來自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小行星帶中50萬顆小行星的一員。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這顆隕石可能是一顆彗星。
有人可能就會說了,這小行星和彗星不都一樣嗎?其實,兩者是有區別的。
小行星是太陽系中行星形成時遺留的岩石殘骸。它們主要是在小行星帶上環繞太陽運轉。
而彗星是46億年前太陽系誕生期間形成的,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二氧化碳(乾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大多數彗星都在越過海王星的太陽系外圍的奧爾特雲中。
什麼是奧爾特雲,就是它扔出了滅絕恐龍的石頭?
在理論上奧爾特雲是一個圍繞太陽、主要由冰微行星組成的球體雲團。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要知道若以海王星作為太陽系邊界,則太陽系直徑為60個天文單位,約為一光年。可想而知,奧爾特雲有多大。
不過,目前對奧爾特雲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但科學家仍然認為它是所有長週期彗星、進入內太陽系的哈雷類彗星、半人馬小行星及木星族彗星的發源之地。據估計,那裡約有 1000 億顆彗星。
研究人員透過對隕石坑的地質分析表明,那是顆碳質球粒隕石。這類物體,僅佔“火”、“木”之間小行星帶中的10%。
哈佛大學天文學家阿維·洛布表示,奧爾特雲中有更多的此類物體。
據估計,是木星的引力將這些長週期彗星中的20%推向了靠近太陽的地方,它們在那裡分裂了。產生的碎片比其他奧爾特雲彗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高10倍。 (長週期彗星有較高的離心軌道,有著從200年至數千乃至百萬年的繞日週期。長週期彗星依然受到太陽引力的約束,不過這些彗星在接近較大行星時可能會借力而被彈出太陽系。)
那麼遠的隕石是怎麼趕過來滅絕恐龍的?
奧爾特雲由2個部分組成:一個球形外層和一個盤形內層,後者又稱希爾斯雲。奧爾特雲外層受太陽系的引力牽制較弱,因此很容易受到臨近恆星和整個銀河系的引力影響。這些擾動都會不時導致奧爾特雲天體離開原有軌道,進入內太陽系,併成為彗星。
研究人員模擬了長週期彗星從木星上的奧爾特雲經過木星的路徑,發現太陽系最大行星的引力場將大約五分之一的長週期彗星轉變為“掠日彗星”,這些彗星是路徑非常靠近太陽。在近日點,由於這種型別的彗星兩端受太陽的引力的不同,會導致其被太陽撕裂。
這些彗星破裂後的碎片比完整的彗星更有可能在返回奧爾特雲的過程中與地球相撞。研究人員說,這樣的事件每2.5億到7.3億年,就會為地球帶來一次類似恐龍滅絕的撞擊。
研究人員還給出了另外的證據,已知過去數百萬年間形成的最大隕石坑,是在哈薩克的Zhamanshin、隕石坑。該隕石坑也可能是由碳質球粒隕石造成。這也向我們證明,奧爾特雲的彗星可能已經不只一次光顧地球了。
要是再有隕石砸下來,我們能否保護地球?
地球經歷過的災難,要比人類經歷過的災難多得多,多到普通人無法想象的地步。看來地球還是輪不到人類來保護,曾經在地球歷史中存在過的物種裡,99%都已經滅絕了,人類只是其中普通一員。
渺小的人類,如果再有石頭砸下來,能保護好自己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