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探索太空時,人類所面臨的挑戰有很多,其中任何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將人類置於死地。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有宇航員在執行太空任務時死亡,而現有的技術又不足以將他的遺骸帶回地球,那麼若干年後他的遺骸會不會被其他星球所捕捉,成為該星球的生命起源?

宇航員遺骸會被其他星球捕捉嗎?

現如今的宇航員執行的大多數都是近地任務,也就是說他們距離地球的距離並不是很遠,還在地球引力範圍之內。如果宇航員在此期間不幸遇難,而我們又無法將他的遺骸帶回地球,那麼他的遺骸會先圍繞著地球轉動,就像是“人造衛星”一樣,之後會在地球引力之下慢慢靠近地球,並墜入到大氣層中,化作“隕石”一樣的個體,在大氣層中被燃燒殆盡,流浪狗萊卡就是這樣墜入地球的。

地球上第一個登上太空的生物是一隻名叫萊卡的狗,當時前蘇聯為了搶先在美國發射載動物太空飛船,還沒有來得及設計返回艙就讓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坐上了這趟有去無回的飛船。由於飛船沒有返回艙也沒有返回系統,所以萊卡在登上太空後不久就因艙內過熱以及驚嚇過度而死亡,據說死亡之前非常痛苦。

1958年4月4日,載著萊卡遺骸的衛星在圍繞地球旋轉2570次之後墜入地球大氣層,之後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

也就是說,如果宇航員執行近地任務時,即使因為各種原因遇難,他的遺骸大機率也不會漂浮到其他星球,而可能會圍繞著地球轉動,之後慢慢靠近地球,直到被地球引力捕捉墜入大氣層。

如果宇航員執行外太空任務,並且因為各種原因遇難,那麼他們的遺骸有可能在太空中漂浮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被其他星球引力捕捉。

如果該星球上有大氣層,那麼宇航員在墜入該星球時有可能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如果該星球沒有大氣層或者大氣層較薄,那麼宇航員有可能會直接墜入到該星球。

宇航員遺骸會成為外星生命起源嗎?

我們知道,太空中沒有任何微生物,所以宇航員的遺骸即使過了上千萬年也不會被微生物分解,依然能保持原來的模樣。

而宇航員遺骸之中攜帶著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中包含著氨基酸等,而氨基酸又是組成生命的重要物質之一。

但是光有氨基酸依舊無法組成生命,氨基酸就相當於是磚頭瓦塊,生命就相當於一座大廈,越複雜的生命這座大廈的建造就越複雜。而鑽頭瓦塊是無法自己形成大廈的,所以如果宇航員遺骸被其他星球捕捉,也不一定會形成生命。

如果宇航員遺骸墜落到了海洋之中,而海洋之中又存在著海底熱泉口等,那麼宇航員的遺骸有可能形成生命,這是因為海底熱泉口會持續向外噴發能量,導致海底熱泉口兩側的濃度差過大,從而帶動ATP的合成,以至於有可能形成生命。

但其實,如果有一個星球存在著海底熱泉口,那麼該星球自身可能已經孕育出了生命,比如:科學家在土衛二以及木衛二上發現了海底熱泉口,所以科學家們認為這兩個星球上可能誕生了生命。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為,是因為地球當初也是這樣形成生命的。

外星生命存在嗎?

其實即使沒有宇航員的遺骸,宇宙中也有一些星球能夠自己產生生命,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即使是再小的機率也必然會發生。

之所以我們沒有探測到這些外星生命,是因為生命在最初誕生時可能過於渺小,而且都是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如果不用專業的顯微鏡觀看,很難看出外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另外,生命誕生之初有可能藏在海底熱泉口,而現如今我們的探測技術只能探測星球表面,難以下潛到海底之中,所以難以檢視到外星生命的存在。

更為重要的是,星球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以至於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派遣探測器探測,只能利用別的手段來印證該星球上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比如:恆星的大小,年齡;行星是否位於恆星宜居帶;行星上是否有水等因素。

儘管我們現如今還沒有能力探測外星球的生命,但未來我們終究會揭開外星生命的神秘面紗。

8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介面滲透”為鈣鈦礦光伏器件助穩增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