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科技大學雙聘講席教授項曉東(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物理系)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測量方法上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
導電電子的量子弛豫時間(τ)是凝聚態物理中的一個基本引數,決定著金屬導電率和半導體遷移率,超導體的贗能隙和臨界溫度,以及量子計算關鍵材料中的電子傳播距離。準確測量τ,並理解各種相互作用對τ的影響,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凝聚態物理中的許多前沿問題,如強關聯相互作用、弱局域化效應,拓撲材料和自旋量子材料,以及設計和製備下一代電子學器件等。
然而,量子弛豫時間τ的直接測量一直無法實現。傳統上,要獲得τ值,只能利用電接觸法確定載流子遷移率(μ),再利用極低溫磁振盪實驗獲得有效質量(m*),進而透過公式τ=μm* / e間接確定靜態場下的τ。
100多年前,Drude提出了自由電子與光場耦合振盪模型(Drude model),為使用光學方法直接測量τ值提供了理論基礎。然而長期以來,該模型與實驗資料存在量級偏差,無法直接用來確定材料的量子弛豫時間。
傳統凝聚態物理一般認為,τ值由電子-電子、電子-聲子、電子-雜質三種散射機制共同決定。在這項工作中,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研究團隊,透過原始創新的理論模型和方法,發現了一種全新的電子散射機制-束縛電子的非彈性散射,併成功地從等離子體共振峰寬度中提取出傳導電子的量子弛豫時間(τ)等輸運引數,解決了Drude模型無法確定量子弛豫時間的百年難題。由此出發,研究者使用光學遠場探針,實現了對τ的直接測量。
20世紀90年代,項曉東博士發明材料晶片技術(X.-D. Xiang, et al., Science, 268, 1738:1995),開啟了以高通量製備、表徵和計算為基礎的材料基因工程研究。目前,高通量製備技術已日臻成熟,但仍然缺少無損、原位、微區的高通量電-熱-磁-力多參量光學表徵技術,導致材料大資料仍然匱乏。這項研究工作不僅突破了基於遠場光學的高通量電學表徵瓶頸,也為材料的熱、電、磁、力多引數快速表徵奠定了基礎,將進一步推動材料科學邁入以大資料為基礎的科學第四正規化。
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張鵬博士、唐浩奇博士、顧川川博士為論文的並列第一作者,項曉東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汪洪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作者還包括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羅光富助理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亞林教授。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南方科技大學高水平專項等專案的支援,計算資源得到了南方科技大學計算科學與工程中心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