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科學院的資深院士,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他也是我國物理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是吳式樞,一個在物理研究上燃燒青春熱血的科學家。
吳式樞(1923.5-2009.2),原籍江西宜黃縣,生於北京。我國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教育家,吉林大學物理學科創始人之一。
1951年在獲得了哲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響應國家對海外科學家的號召,毅然決然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婉言謝絕了在臺灣父母的呼喚,歸國參加祖國建設。在他心裡,一直是抱著讓祖國強盛起來的心願而努力著。
吳式樞長期從事理論物理教學與科學研究,特別是核多體理論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建樹頗多。多年來,吳式樞教授對原子核理論,特別是核多體基礎理論進行了系統的、多方位的研究,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可以付諸理論計算的、有著自己特色的新理論體系———格林函式方法。此外,他還提出了相位介電測井新方法,解決了判斷油田水淹層的難題。
作為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的學者,吳式樞十分關心國家的經濟建設,上世紀七十年代,為解決大慶油田測井的一個關鍵問題,建立了透過測定介電常數來判定水淹層的“相位介電測井”新方法的物理基礎。
在研究上,他矜矜業業,在教育上,他也是一絲不苟。吳式樞治學嚴謹,理論基礎深厚而又誨人不倦,在國內同行中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和普遍的尊敬。在吳式樞的一生中,共招收了數十名碩士博士生,並培養了一大批專業理論基礎雄厚,獨立工作能力和事業心強的專業人才。如今,他得學生們大多都已經成為了學科帶頭人或者科研中的骨幹力量。
2009年2月27日,吳式樞先生走完了他86年的生命歷程,在睡夢中安詳地離開了。他曾說:“我已平淡而從容地度過了幾十個春秋,誠如平凡的人過著平淡的生活。如果說我有過一些收穫,那麼耕耘著它們的就是,一個明確的人生目的,一份無論在順境逆境中都能坦然面對現實、敬業且不忘根本的執著,和一直持之以恆的勤奮。”
他用他自己平凡的態度,完成了他不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