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目的為何?

尋找火星上面是否有生命跡象、收集岩石與土壤標本、探測火星地質,並試驗可否從大氣層製造氧氣,供未來太空人登陸火星之用;同時放出一架無人駕駛小直升機,探測器本身則留在火星探測一整年(地球687天)。

如何抵達?

2020年7月30日從佛州升空,飛行了約2億9300萬哩(約4億7000萬公里)的毅力號,一直由兩層保護殼構成的飛船載送,一層是錐形殼,另一層防熱殼,一路推送到火星上空11公里時,開始忍受高溫,然後開啟降落傘,減速下降。

此時護熱層脫離裝載探測器的錐形層,任其掉落火星表面。快到地面時,八個逆推火箭啟動,當作「空中起重機」,透過三條尼龍索和一條「臍帶」,把探測器慢慢放到地面。

探索目標?

目標是火星赤道北邊49公里寬的吉澤羅坑,科學家認為35億年前,這一帶是河流匯集的湖泊,可能仍有有機碳層(organic carbon)殘留。

如何尋找過去的生命跡象?

科學家發現窪地邊緣有碳化合物金屬,檢視其形態、質地等,看看是否曾是生物生存地點。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可能曾有過生物?

數十億年前,火星可能溼度夠高,大氣層也夠厚,至今仍有液體殘留痕跡;「好奇號」探測器曾在火星石頭上發現30億年前的有機分子(organic molecules)。

毅力號帶了哪些工具?

先進的照相機、偵測儀、造氧試驗器、X-光儀、鑽地雷達、雷射、光譜儀等。

為何攜帶無人機?

這架1.8公斤重的無人直升機叫做Ingenuity,目的是要測試可否在稀薄的大氣層中飛行,因為火星引力僅為地球的三分之一,空氣濃度僅合地球的1%,起飛不易。

如何儲存土石標本、如何送回地球?

先把標本封存到管子儲存好,等待下一次任務工具取回,載回地球時,大概是2031年。

20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玻爾、仁科芳雄:為不可思議的量子力學做出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