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 陳杲博士(左)與沃爾夫獎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

據介紹,這項成果屬於復微分幾何研究範疇,該領域有兩個來自物理學的方程至關重要,一個是成為量子力學標準模型的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另一個是和相對論緊密相關的凱勒-愛因斯坦方程。在穩定的前提下求解這兩個方程,一直是復微分幾何界的核心任務。

陳杲特任教授年僅26歲。他2008年入讀中國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陳秀雄教授攻讀博士。2017年博士畢業後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國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

相對於陳杲如此出色的成績,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6歲的陳杲教授與南方科技大學首屆學生陳杳是龍鳳胎,兩人幾乎一樣優秀。而他們又有一位同樣優秀而名氣更大的父親:陳錢林!

他倡導“自立教育”家教理念,著眼於自律生活、自主學習、自立人格,引導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兒子陳杲,14 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8 歲獲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女兒陳杳,16 歲入讀南方科技大學首屆教改實驗班,20 歲獲三所世界名校全額獎學金攻讀博士。

陳錢林,全國知名校長,資深家庭教育專家。現任博實樂順德區域總校長、博實樂碧桂園實驗學校總校長,浙江省政府第八屆督學。悉心於家庭教育研究,龍鳳胎孩子均獲世界名校博士學位。曾在多家媒體開闢“陳錢林說家教”專欄,《家教對了,孩子就一定行》專著入選“2015年影響教師的100本書”。

下面,師說君想給大家分享一段陳錢林校長文章節選,讓大家更深入的瞭解一下這位“牛爸”的育兒教育。

好的家教,要給孩子強大的精神力量

1.以學習引領學習

孩子倆小時,我特別注重書香家園的氛圍。每個房間都擺著書,我床頭也擺著書,讓孩子感到,爸爸就是讀書人。孩子倆讀幼兒園時,我調到教育局辦公室工作,常常要寫計劃、總結、領導的講話稿,這倒好,在孩子的眼裡,“爸爸是作家”。

孩子倆幼兒時,我就開始引導他們自學。當其他父母習慣於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我引導孩子講故事,想怎麼講就怎麼講,只要講了我都表揚。有段時間,我女兒喜歡開著燈睡覺,原來她在看天花板上的小飛蟲,她說“小飛蟲和它的爸爸、媽媽在說話”。我就引導女兒把小飛蟲的“對話”講出來,不管她怎樣講,我都表揚。孩子講故事,就是自學。

讀小學後,我引導孩子倆少做作業,多自學。這與我的教育思想有關:孩子讀小學,100分的試卷要考90分相對容易;從90分考到95分,要花一些精力;從95分考 到100分,需要花太多的精力;我一直認為,如果能輕鬆獲得90多分,說明孩子具備學習能力,不如省下時間用於自學。

2.以追求引領追求

自學,有時需要意志力。我覺得,需要志向來激勵。孩子的成長,自學能產生推力,志向能產生引力,兩者如果都具備了,學習就不會差。

希望孩子有志向,家長要把自己的追求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倆讀小學時,領導安排我到新開發區的小學當校長。我就與孩子倆商量去不去。我沒有希望他們有什麼好的建議,我只是把“與孩子商量大人的事”,作為家庭教育的事來做。

有時候,我更喜歡把自己的失敗展示給孩子。比如,有次去考研究生。我的英語很差,肯定考不上,但我還是去考,並且讓孩子倆做做“爸爸考上研究生的夢”。結果,自然落榜,孩子倆很難過。我覺得,我展示給孩子,是屢敗屢戰的精神。這也就是精神的引領。

尤其是,我喜歡與孩子一起“做夢”。如,兩個孩子出生後半個月,我家鄉有特大臺風登陸。這本來很正常。等他們稍懂事,我就說,“你們看看,凡歷史上名人出生,都會有自然災害的,如岳飛出生時家鄉發大水”,兩個孩子深信自己會成為名人,不然“怎麼會有特大臺風登陸呢?”

我孩子有任何志向,我都說好。我有一句教育名言:教育,要讓孩子做夢,幫助孩子追夢,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圓夢。有夢想就會有奇蹟,有夢想就會有引力,有夢想就會有精神力量。

3.以精神引領精神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碰到困難。有的人碰到困難就萎靡不振,有的人卻會從困難中獲取人生智慧,這取決於人的精神。家庭教育,要引領孩子不怕困難的精神。孩子的精神,是可以培育的。精神成長,靠的是精神引領,包括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引導孩子閱讀,能帶給孩子精神食糧。有專家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精神成長史。我非常贊同這個說法。我喜歡引導孩子讀名人傳記。兩個孩子小時的偶像是愛因斯坦。我出差時看到愛因斯坦的書都會買來,肯定是兩個孩子最喜歡的禮物。看到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感受到的就是科學精神;看到愛因斯坦給美國總統寫信,趕在德國之前研究出原子彈,看到愛因斯坦晚年致力於銷燬原子彈,看到愛因斯坦放棄了以色列總統的提名,感受到的就是人文精神。

“讀萬卷書”外,“行萬里路”也是好辦法。我兒子6歲時,我帶他到清華大學。我說,“地上的每一塊石子,都曾經有名人走過。”我兒子說,“是的,包括今天我在走。”受到我表揚。

有次冬天,我陪同我女兒到北大,看結冰的未名湖。當然,我更多的是帶孩子到家鄉的一些景點走走,每個地方都有特別人文元素的景觀,基本上不花錢,孩子的收穫也不小。

把長輩的創業故事告訴孩子,特別能傳遞精神力量。我小時,我父親在村裡做些泥磚,燒成青磚賺些勞力錢。村裡有人做壞事,夜裡用松樹枝在磚窯上挖了個洞,後來青磚都變了質,我家虧了一大筆錢。記得當時,我母親跑到村裡老人亭哭了半天。

我父親,沒有讀過書的農民,卻在家庭教育上做出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把那害人的松樹枝寄上紅頭繩掛在大梁上。我小時,每每看到這大梁上的松樹枝,就會暗下決心發奮學習。所以,我覺得,我父親沒上過學,卻也是教育家,他知道“精神的力量”。我孩子小時,我就反覆講這個松樹枝的故事,孩子能感受到特別的精神力量。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常常會碰到挫折,出現心理困惑,這時候,正是精神引領的好時機。挫折並不可怕,家長要想辦法把挫折變成挫折教育,這樣就把壞事變成了好事。當孩子出現心靈困惑時,不管如何的幼稚,都要站在孩子的視角,幫助其撥開迷霧,讓孩子感受長者的智慧和精神境界。

好的家庭教育,要給孩子寬闊的心胸,要給孩子強大的精神力量。要給孩子精神力量,家長得先做精神強者。所以,我起先說的,家長不能只做知識傳播者,不能只做特長的培訓者,而要做孩子精神成長的引領者。

12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基因編輯為獼猴桃雌雄同株高效育種提供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