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帝視角,俯瞰我們所生活的地球,是一種什麼感覺?
1973年12 月7日,阿波羅 17 號宇航員施密特,拍下了著名的 “ 藍色彈珠 ” 地球全身照。
大千世界,茫茫宇宙。
當我們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地球不過是當中最渺小最微不足道一粒塵埃。
當我們置身太空,俯瞰大地,也時常會讚歎人類文明的偉大與不可思議。
法國著名思想家帕斯卡說過:人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一滴水一口氣就足以致他死命了。但人又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
正因為思想,才創造出人類文明燦爛的文化,才賦予了這顆在宇宙中毫不起眼的星球新的意義。
地球,也因為人類,得以在宇宙中閃閃發亮。
//////////
在我們通常的認知中,地球一定是一半白晝,一半黑夜。
實際上,因為人類的緣故,地球的暗面變得無比璀璨。
//東京
//新德里
//上海
//孟買
//聖保羅
//北京
這些巨型城市,是迄今為止最為壯觀的人造景觀,也如同人類文明的脈絡,深深的這紮根於地球之上。
與城市景觀相比,真正震撼的,還是城市化中的“中國速度”。
1990年的重慶,只有400萬左右的人口,2020年,這個數字就增長到了2000萬。
上海,中國經濟引擎,短短30年,人口從800萬激增至2400 萬。
而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到世界知名超級城市,創新高地,深圳僅僅用了40年。
城市化帶來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滄海桑田的變化在人類的干預下明顯加速。
位於亞洲中部的鹹海,曾經是世界第四大湖,微風碧浪,風光旖旎。不過現在已不復當年的輝煌,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就逐漸萎縮,如今幾乎消失。
而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哥倫比亞冰川,一半已經徹底融化。
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積雪的消融速度正在加劇,不遠的將來就會完全消失。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人類過度開發自然改造自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為了生存,人們砍伐森林,建立水庫,開墾耕地,開採礦石,綠色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退。
曾經代表文明的篝火,每年都會數次點燃有“ 地球之肺 ” 之稱的亞馬孫熱帶雨林。
有人在為眼下的填飽肚子不惜一切代價,有人為了人類更遙遠的未來殫精竭慮。
荒漠中,太陽能發電廠發出耀眼的亮光,源源不斷地吸收著來自太陽的能量。
這種新型能源,不僅可以使我們對自然的破壞減少到最低水平,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與之相比,相對清潔的風電、水電或多或少受到資源屬性的限制,而更為傳統的化石能源,僅開採就會對地表造成巨大的破壞。
目前西班牙、摩洛哥、南非等地都在積極發展太陽能產業,將來可能也會成為代表人類文明的一種太空景觀。
這個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化之中,一些細微的變化,不加以仔細觀察,幾乎無法察覺。
在北美洲墨西哥的海岸線上,經常會出現藍色的矩形,消失又出現,如此反覆,無窮無盡。
這些都是墨西哥的海洋養殖基地,會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規模。
而荒漠中地面不斷出現綠色小格子,則是澳大利亞的棉花種植基地。
人類對陸地的改造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對於海洋的改造則才剛剛開始。
科威特的海岸線,看起來更像是一幅藝術品。
韓國的松島,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突然出現。
而澳大利亞布里斯班的填海造陸事業,一直在穩步推進之中。
但與整個自然相比,人類依舊渺小。
2016 年 10 月,颶風馬修登陸美國佛羅里達州,巨大的“白色巨浪”,深邃且安靜。
但安靜的白色漩渦下,城市正在經歷地獄般的磨難,一切都顯得脆弱無比。
儘管人類文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觀,但在自然面前,人類個體仍然不堪一擊。
儘管最近100年,人類取得了之前2000年都沒有取得的成就,但湖泊在乾涸,氣溫在升高,冰川在消失,森林成為荒漠,動物失去家園。
從太空俯瞰地球,人類如此偉大也如此渺小,看的更清晰也更清醒。
人類仍然是一顆有思想的脆弱的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