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對細菌避而遠之,但奧地利一項新研究發現,一個蘋果攜帶大約1億個細菌。
奧地利格拉茨工業大學教授加布裡埃爾·伯格首次明確了蘋果帶菌的菌種和分佈狀況。研究人員分析蘋果果實的莖、果皮、果肉、果核和花萼等不同部位中的細菌後發現,一個大約240克的蘋果攜帶細菌總數大約為1個億,其中果核(種子)所含細菌最多;果皮和果肉含菌量最小,但細菌更具多樣性。從細菌分類來看,蘋果中變形桿菌佔80%、擬桿菌佔9%、放線菌佔5%、硬桿菌佔3%。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同種植方式收穫的蘋果所帶細菌總數大致相同,但是其細菌組成明顯不同,在有機蘋果中觀察到了更多對腸道健康有益的細菌特徵。
在享受香甜可口的蘋果時,即使去掉果核種子,我們吃下的細菌數量也有1000萬個左右。伯格教授表示,這一結果似乎有點“危言聳聽”,但並不意味著應該拒絕吃蘋果。事實上,植物攜帶的細菌對人類意義特殊,其中很多有益的微生物群對保持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金 也)
(責編:李軼群、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