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實驗室就像哆啦A夢的口袋,好像隨時有可能拿出一件寶貝。
1880年,法國政府因發明電話而向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頒發了50,000法郎的伏爾塔獎,他使用該獎項資助了伏爾塔華盛頓特區的實驗室(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實驗室)。它專注於聲音的分析,記錄和傳輸。貝爾利用從實驗室中獲得的大量利潤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教育。貝爾實驗室經過多次重組和辦公地點轉移,最後被諾基亞收購。
貝爾實驗室曾經被許多人視為同類研究中的佼佼者,它開發了一系列革命性的技術,包括射電天文學,電晶體,鐳射,資訊理論,作業系統Unix,程式語言C和C ++,太陽能電池,電荷耦合器件(CCD)以及許多其他光學,無線和有線通訊技術和系統。
由於貝爾實驗室成果太多了,以下只介紹計算機方面。
在1920年代,吉爾伯特·維爾南(Gilbert Vernam)和約瑟夫·毛伯格(Joseph Mauborgne)在實驗室發明了one-time pad cipher。貝爾實驗室的克勞德·夏農(Claude Shannon)後來證明了它牢不可破。
1948年,資訊理論的奠基人之一“通訊的數學理論”由克勞德·夏農(Claude Shannon)在《貝爾系統技術雜誌》上發表。它部分基於貝爾研究人員哈里·奈奎斯特(Harry Nyquist)和拉爾夫·哈特利(Ralph Hartley)在該領域的早期工作,但它大大擴充套件了這些領域。十年來,貝爾實驗室還推出了一系列日益複雜的計算器。夏農(Shannon)也是1949年發表論文《保密系統的傳播理論》的作者,是現代密碼學的奠基人。
1969年,Dennis Ritchie和Ken Thompson建立了計算機作業系統UNIX,以支援電信交換系統以及通用計算。
1970年代和1980年代,作為個人計算機革命的一部分,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看到了越來越多與計算機相關的發明。 1972年,丹尼斯·裡奇(Dennis Ritchie)開發了程式語言C,以替代解釋型語言B,然後在重寫了UNIX。同樣,AWK語言是由貝爾實驗室的Alfred Aho,Peter Weinberger和Brian Kernighan設計和實現的。
1985年,程式語言C ++首次商業發行。 Bjarne Stroustrup於1979年在Bell實驗室開始開發C ++,作為對原始C語言的擴充套件。 在1980年代,開發了Bell Labs的作業系統Plan 9,擴充套件了UNIX模型。
Dennis Ritchie和其他人使用當時新的併發程式語言Limbo建立了作業系統Inferno,這是Plan 9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