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夜晚的天空主背景的黑色的,除了漫天點點星光外,沒有其他的顏色,但是為什麼夜晚的天空是黑色的,卻沒人去深究,因為我們潛意識就認為太陽落山了,天空自然就變黑了,那夜晚天空是黑的真的是因為太陽落山嗎?
其實對於夜晚的天黑,天文學家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探索,但確實最簡單也最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早在十八世紀就有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是靜止均勻且無限的,那宇宙中會存在著無數個不同位置的發光恆星,那麼我們作為觀察的人,我們的每一個目光的終點都應該是終結在一顆恆星中,所以整個天空應該像太陽一樣明亮,但事實上夜晚的天空卻是黑色的,這種理論與觀察的矛盾就被稱之為奧伯斯佯謬。
於是就有天文學家提出宇宙中並不是通透的,是存在著各種吸光物質,如黑暗的星體、塵埃等,這些物質會把來自恆星的光給吸走了,才導致地球的夜空是黑色的。但其實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必然是守恆的,那這些物質在阻礙了恆星的光的同時,自身也會吸收熱量放出輻射,那這些物質最終也會像恆星一樣發光才是,然而卻沒有觀察到這種情況。
也有天文學家認為,是因為恆星的分佈是不均勻的,地球可能是處於宇宙中的暗區,這裡恆星稀疏,所以夜空才是黑色的。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都知道,在現代的宇宙學中認為,我們所在的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所以奧伯斯佯謬的前提就不存在,宇宙不是靜止均勻的。天文學家透過觀察已經發現距離我們足夠遠的星系,正在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遠離我們,所以說導致這些遠距離的恆星光沒有足夠的時間跨越距離照射到地球。
目前來說對於奧伯斯佯謬有兩種被接受的解釋,一是宇宙的年齡是有限的,令人驚人的是,這個解釋並非來著天文學家,而是來自於一位詩人的一首散文詩中,光的速度差不多為30萬公里每秒,所以我們觀測宇宙的光其實都是在回顧歷史,所以我們只能觀測到有限年齡的宇宙,而更遠距離的星光由於距離的問題,還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到達地球,所以說我們看到的夜空是黑色的。這也說明了宇宙是年輕的,所以說宇宙中的阻隔物質還沒有被足夠的能量點亮。
不過相對了上一種解釋,紅移的觀點更讓我信服,它主要是基於宇宙大爆炸理論,它認為大爆炸本身的輻射因為宇宙不斷膨脹的原因,導致了這些光紅移到了微波的波長,成為了宇宙的微波背景,也可以說成為了紅外線,所以我們人眼是看不到這些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