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小時候很喜歡閱讀人類未解之謎,有一個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我印象比較深刻。

由於人類演化缺少“過度物種”化石的發現,所以人類起源問題一直撲朔迷離。

記得當時書中還推斷人類在某個時段到了海洋裡,所以一些“過度物種”的化石是在海里而不是陸地,所以沒有被發現。

當然,現在還有更直接的,既然沒有“過度物種”,那肯定是在某個時段被直接“修改”了,所以才突然有了人類,這就有了“外星生物創造論”。

該理論認為,某高科技外星文明來到地球,對原始人類進行改造,然後他們才脫穎而出的。

現在的化石記錄表明,大約在600萬年前,人類與現存的最接近人類的兩個物種(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分道揚鑣,所以他們推斷改造發生在這個時間段。

好吧,任何想不通的事都可以讓外星人背鍋!

不過,這種分道揚鑣確實是“基因改造”造成的,只是這個過程不一定需要外星人的參與自然界有兩種很普遍的方法“改造”基因。

圖注:人類進化圖譜

基因突變

一種被稱為基因突變,這個是達爾文搭建的“生命之樹”的基礎。

在《物種起源》一書中,達爾文闡述了物種進化過程是如何進行的。他畫了一棵分枝樹的草圖,每一根新樹枝都是累積突變而產生的新物種。這就是生物學家所說的“生命之樹”。

地球所有生命的使命都是讓基因得到延續,而進化又不允許生命永生(永生的生命無法應對環境變化),所以基因必須不斷複製自己到新的宿主中,否則當目前的宿主死亡時,它們就會被破壞。

圖注:達爾文筆記本中的“生命之樹”

​最普遍的方式就是透過繁殖直接傳遞到下一代。當你有了孩子,你會把一些基因傳給他們,所以這些基因會找到一個新的宿主。

基因會在這種傳遞過程中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就被稱為基因突變,它有助於確保後代與父母不同,並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

經過許多代之後,足夠的突變可以形成一個全新的物種,從長遠來看,它確實可以創造生物多樣性。

然而,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生物真的能承受如此多變的環境嗎?好像有點點難!

不過,不用擔心,基因還有一種相對高效地尋找新宿主的方法。

圖注:物種起源圖譜

基因轉移

有時一個基因可以直接從一個有機體跳到另一個有機體,而另一個有機體可能屬於完全不同的物種。這個過程被稱為水平基因轉移

(你也可以稱之為基因轉移,之所以有時候要叫水平基因轉移,那是為了區分垂直基因轉移,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親代傳遞給子代的基因傳遞過程。)

基因轉移的發現可以直接否定掉達爾文的“生命之樹”,這估計也是達爾文理論存在的漏洞之一。

如果基因可以在不同物種間跳躍,那麼“生命之樹”上的各個分支生物之間就不應是一直向前衍生,而是相互連線,或者說,這棵樹應該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網路,樹枝和小枝都纏在一起。

圖注:水平基因轉移

​然而,基因轉移相對罕見,因為任何試圖進入新生物的基因都面臨很多障礙。

簡單地說,一段基因必須想辦法進入細胞內部,然後將自己整合到細胞原有的DNA中,但如果要傳給後代,它還必須進入早期胚胎細胞中(或者精子和卵子中),而這些細胞往往藏在最深處。

即使基因確實進入了胚胎,胚胎仍然必須存活到成年並繁殖,然後再將基因傳承下去。只有這樣,該基因才有機會被更廣泛地傳播。

話雖如此,但是這一過確實經常發生,據科學統計,人類體內有40-80%的基因可能與病毒有關。

基因轉移和前面的基因突變一樣,同樣會改變物種DNA,同樣變意味著新物種可能誕生。

圖注:寄生蜂在毛蟲身上產卵

寄生蜂的誕生

有一個典型例子:寄生蜂!

大約1億年前,一大段(不是一兩個基因)病毒基因組融合到寄生蜂的DNA中,讓寄生蜂擁有一個特殊的能力,每隻雌蜂都會製造類似病毒的顆粒,然後將這些顆粒和卵一起注入到毛蟲體內。

這些顆粒​使​毛蟲的免疫系統喪失能力,有點像人類的艾滋病毒一樣。這樣一來,寄生蜂的後代就可以不受阻礙地啃食毛蟲了。

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寄生蜂根本不可能以這種方式生存(把卵產在毛蟲體內),或者說它們根本不可能出現,原始的它們很可能就已經滅絕。

當然它們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如果把現在寄生蜂比作人類,那它的另外一個方式可能是黑猩猩。

有趣的是,寄生蜂的故事不止於此,被它們寄生的毛蟲中,有些竟然也能得到這些病毒的基因,變得能夠在被寄生的情況下存活下來。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這些毛蟲可能也是新物種,不過寄生蜂好像不太希望這種事情發生,它們會集體攻擊那些存活的毛蟲,不然以後它們很可能就找不到毛蟲寄生了。

圖注:《2001太空漫遊》得到幫助的猴子

最後

如果寄生蜂能夠像我們一樣探討自己的起源問題的話,那麼它們很可能也存在疑問,自己為什麼在1億年前突然出現。

好吧,簡單來說,它們確實被改造了,只是這種改造不需要更高文明的支援,自然情況下也會發生。

注意,我說的是寄生蜂,人類的演化過程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可能真的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相應的化石而已,畢竟化石不是隨便產生的。

1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科學家們確定了負責肝組織維持和再生的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