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一個世紀前,我們甚至不知道星系的存在。
然後,在1910年,天文學家探索出如何測量他們在天空中所觀測到的、可以稱為“螺旋星雲”的那些物質的距離。雖然在我們看來,這些星系就像氣體雲團,但科學家們知道,它們是包含數十億顆恆星的整個星系,它們真的很遙遠。
圖解:從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螺旋星雲的紅外線影像
一旦我們了解了星系是什麼,我們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在遠離彼此的,而那些距離我們更遠的星系會移動得更快——換句話說,宇宙是正在膨脹的。
宇宙的膨脹無處不在——所有的點都在遠離彼此。
從那時起,問題就一直存在:宇宙會永遠膨脹?還是有一天它會在“大擠壓”中再次坍縮?
圖解:從大爆炸形成的宇宙演化圖解(左)。在這幅圖中宇宙以二維呈現,第三維度是時間,向右是時間流動的方向。
這就是令人困惑的原因所在:因為重力會減緩膨脹的速度。所有星系之間相互作用的方式,都與地球拉著我們的方式相同,也就是當我們跳躍的時候,引力會把我們拉回來。
當我把一個球拋到空中時,起初它可能執行得很快,但隨後它會減速,最終停止上升並落回地球。
圖解:繪圖顯示,宇宙是否穩定,還是隻是長壽泡沫,這要依希格斯玻色子與頂夸克的品質而定。直至2012年為止,從兆電子伏特加速器與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資料得到的2σ橢圓,仍舊允許這兩種可能結局。
然而,如果我把它扔得足夠快,讓它以每秒11公里以上的速度行進(這是非常快的!),那麼它就永遠不會回到地球了。它就會具有所謂的“逃逸速度”——這是一種地球引力不足以把球拉回來的速度。
圖解:宇宙的最終命運取決於物質密度ΩM以及暗能量密度ΩΛ.
如果我在月球上,這就會變得更容易,因為月球的品質更小:它幾乎比地球輕100倍。這就意味著月球品質小所以產生的引力就小,因此即使把球扔得更慢,但是它仍然能夠逃脫月球的引力。每秒僅2公里的速度就可以做到。
所以,問題就變成:所有的星系到底有多重?它們是否以足夠快的速度遠離彼此,從而具有“逃逸速度”?如果是這樣話,那麼宇宙將會永遠膨脹。
在大爆炸之後,一切都在膨脹。
圖解:宇宙的歷史 - 引力波是假設來自大統一理論,超光速就在大爆炸之後(2014年3月17日)。
我們不得不等到20世紀90年代,那個時代的測量已經變得足夠精確從而可以找出答案。而答案卻令人驚訝。當天文學家最終測量出膨脹是如何變化時,他們發現引力實際上根本沒有減緩膨脹的速度。事實上,膨脹是正在加速的!
圖解:哈勃超深空場描繪了遠古時代的星系圖景,根據大爆炸理論,它們處於一個更年輕、更緻密且更熾熱的宇宙。
這有點瘋狂,因為這意味著引力產生了反作用:某種物質在推動星系相互遠離。這就像我把一個球輕輕地扔到空中,卻看著它加速進入太空一樣奇怪。
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什麼導致了加速,但我們還是給它命名為暗能量。
圖解: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拍攝到宇宙在大爆炸發生後宇宙微波背景的影像
即使我們實際上並不知道暗能量是什麼,但是我們現在依然可以回答最初的問題——是的,宇宙將會永遠膨脹,我們將經歷“大凍結”,而不是“大擠壓”。
星系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遠,宇宙會變得越來越冷,最終我們所在的星系群以外的任何星系都會變得如此微弱和遙遠,以至於我們根本看不見它們——甚至它們散發出的光都無法到達我們這裡。
圖解:宇宙的整體幾何形狀取決於相對臨界密度Ω0值大於、等於還是小於1。圖中從上至下所示為具有正曲率的封閉宇宙、具有負曲率的雙曲面宇宙和具有零曲率的平坦宇宙。
甚至有可能加速也會變得非常極端,以致於撕裂我們自己的星系,甚至能夠撕裂原子……最終摧毀我們所有人。這就是所謂的“大裂口”。不過,最有可能的是,我們將面臨一場災難性的凍結。
因此,宇宙雖然會存在很長時間,但是宇宙的未來將是寒冷和黑暗的。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theconversation-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