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都或多或少的有著關於月亮的一些傳說,它總能引發人們無限的想象。不論何時何地,人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月亮的探索。尤其是在第一顆人造衛星被成功送上外太空後,更是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於月球的探索工程。作為圍繞地球始終運轉不停地行星,人們總想知道它的過往。
五十多年前,漂亮國曾派遣宇航員成功登上月球,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腳印,人類也對月球也獲得了進一步瞭解。在初期探索過程中,我們知道了月球坑坑窪窪的表面,明白了月球當下的情況如何,但對於月球的演化歷史卻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瞭解。雖然漂亮國宇航員曾帶回了月球土壤供人們所研究,不過就當下看來,或許有些爭議。畢竟在五十年後的今天,航天航空技術明明更加發達,漂亮國卻難以將人們送到月球了,使不少人懷疑當年登月的真實性!
雖然漂亮國在成功登月後沒有再對月球做更多的探索,反而將目光進一步集中到了火星之上,但作為有著深厚月文化的中國,卻從來沒有放棄。月兔車、嫦娥號飛船等先後被我們成功送到了月球上,在公開的情況下真正地為人們做了月球的進一步探索。其中嫦娥五號更是繼漂亮國登月後,再次成功地將月球土壤帶回了地球中供人們所研究。這是40年間人類的首創,而且是無人取土,這既意味著中國航空航天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發展,我國探月工程取得的巨大勝利,更意味著在此情況下,我們將徹底的解開月球神秘的面紗。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隨之而來的還有2公斤“月球紀念品”。月球上曾存在文明?嫦娥五號帶回的“紀念品”中,含有玻璃顆粒。而之後科學家在對這2公斤月球樣品進行分析時,竟然發現了土壤中含有不少的玻璃顆粒,一時引得無數人的關注。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月球曾經存在過與人類差不多的文明呢?畢竟玻璃是工業革命後才出現的產品,需要人工鍛造才能生成的。
月球曾誕生過人類文明?嫦娥五號帶回的土壤中含有玻璃,引發猜測 。其實僅僅是透過玻璃這一產物來判斷月球曾誕生過類似於人類的文明還是太過於武斷。雖然當下我們所使用的玻璃都是人工生產出來的,但這並不代表大自然就生產不出來。而且不要忘了,在古代其實就已經有玻璃了,只不過那時候叫做琉璃,而且價格昂貴,形狀也是千奇百怪。但這也恰恰說明了大自然也能夠生產出玻璃。
而後根據科學家做出的相關研究和判斷,也確實如此。玻璃的產生是需要在高溫條件下才能夠生成的,而月球表面那些坑坑窪窪的痕跡其實正好說明了月球此前確實發生過瞬間高溫的事情。科學家預測,主要有兩種可能造成了這種現象。
第一種就是隕石對月球的撞擊月球表明的大氣層極其稀疏,對於隕石的阻攔作用非常有限,而在外太空中,各種天體的執行其實並不是規律的,小天體經常會光顧大的天體,月球自然也不例外。每次撞擊都會在旁邊造成瞬間高溫,從而向外噴射出熔融狀物質,冷卻後便成為了玻璃。第二種便是火山爆發了,同樣可以造成瞬間高溫的情況,並噴射出熔融狀物質。
從嫦娥五號帶回的這些土壤樣品中,我們更是進一步鎖定了月球上火山活動所停止的時間。根據之前其他國家帶回的土壤分析,人們斷定月球的火山活動大約在35億年前達到了頂峰,之後便逐漸減弱並徹底消亡。而按照本次嫦娥五號從呂姆克山脈帶回的樣品來看,周圍的火山熔岩可能是形成於10到20億年前。而立足於這個基礎,月球之前的活動將有望被人們徹底揭秘。
而且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本次所帶回來的樣品並沒有全部用於科學研究中去。據悉,在2月27日,我國就在國家博物館公開展覽了嫦娥五號還會的月球土壤樣品001號,而且並不是短暫的展示。001號月球土壤樣品據悉共100克,用人造水晶容器裝載於其核心位置的水晶球之內。整體造型採用的是我國傳統的“尊”的造型。其中容器高38.44釐米,取自於地球與月球之間平均距離為384400千米的概念;寬則是22.89裡面,用以紀念本次嫦娥五號任務執行週期共計22.89天。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當下無法承載宇宙飛船飛往外太空,但也可以透過這些月球土壤樣品來間接性的感受外太空的環境,感受月球的環境。當然了也為我國在航天方面的教育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尤其是對於中小學生而言,讓這些知識不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而是成為切切實實存在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