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酷!天問一號拍了三張火星高畫質照

3月4日,國家航天局釋出3幅由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拍攝的高畫質火星影像圖,包括2幅全色影象和1幅彩色影象。全色影象由高解析度相機在距離火星表面約330千米至350千米高度拍攝,解析度約0.7米,成像區域內火星表面小型環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見,據測算,圖中最大撞擊坑的直徑約620米。彩色影象由中解析度相機拍攝,畫面為火星北極區域。

——新華網

2“中國天眼”已發現300多顆脈衝星

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300多顆脈衝星。今年4月1日至5月15日,將向全世界徵集觀測專案建議,7月20日公佈評審結果,8月開始安排FAST觀測時間。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FAST科學委員會主任武向平介紹,FAST綜合性能全球領先,極大拓展了人類觀察宇宙視野的極限,可以重現宇宙不同時期的影象,探測訊號最弱的脈衝星,不斷擴充套件觀測樣本的數量。

——人民網

3中國科學家領銜揭開遊隼遷徙秘密

▲ 亞歐大陸游隼遷徙系統。中科院動物所 供圖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詹祥江實驗室團隊透過整合多年衛星追蹤資料和種群基因組資訊,建立一套北極遊隼遷徙系統,揭秘了其遷徙路線的主要形成原因和長距離遷徙關鍵基因。由中國科學家領銜最新完成的這項鳥類遷徙研究重要成果論文,北京時間3月4日凌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線上發表。

該研究首次全面結合遙感衛星追蹤、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等多種新型研究手段,透過多學科的整合分析,從行為、進化、遺傳、生態及全球氣候變化等多個維度,闡明北極鳥類遷徙路線過去形成歷史、當前維持機制以及未來變化趨勢,並發現鳥類長距離遷徙的關鍵基因,展現學科交叉型的創新性研究在遷徙鳥類保護中的重要作用。

——中國新聞網

4長征系列火箭將組合式發射建設空間站

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專家姜傑院士日前介紹,中國載人空間站的建造,需要長征系列火箭首次進行組合式發射。

其中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將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發射貨運飛船,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透過發射載人飛船將航天員送入到空間站。

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瞭解到,2021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或將超過40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多型長征系列火箭聯手共同開啟的空間站建設任務。這將是我國航天曆史上首次呈現多型長征火箭執行同一任務的情況。

——《科技日報》

5中國研究團隊完成軟體機器人萬米深海操控及自主遊動實驗

▲ 馬裡亞納海溝的自驅動軟體機器人研發團隊。之江實驗室供圖

位於浙江的之江實驗室3月4日釋出訊息,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封面發表之江實驗室與浙江大學合作的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最新研究:馬裡亞納海溝的自驅動軟體機器人。該研究團隊率先實現軟體機器人的萬米深海操控以及深海自主遊動實驗。

2019年12月,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在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海試影像記錄顯示,在10900米海深處,該機器人實現了穩定撲翼驅動。2020年8月,該軟體機器人在南海3224米海深處成功實現自主遊動。

——中國新聞網

6古生物學家發現並確認中國最大恐龍足跡點

中外古生物學家攜手合作,發現並確認四川省昭覺縣三比羅嘎恐龍足跡點二號點為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恐龍足跡點,面積超過9000平方米,足跡至少有933個。北京時間3月4日凌晨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國際地質學期刊《地學前緣》上。

該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博士生王妙言,自貢恐龍博物館彭光照、葉勇研究館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馬丁·洛克利教授、德國足跡學者亨德里克·克萊因等共同發表。

——《光明日報》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絡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美國宇航局(NASA)估計,距離太陽殺死我們所有人還有十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