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不死之身”的無敵恆星,為何年年“自爆”?科學家給出答案
恆星的死亡主要取決於質量,看似是個簡單的故事,近年天文學家卻接連發現不尋常的恆星死亡事件。
有些恆星單純爆炸成超新星,有些恆星在垂死時噴發出強大噴流或劇烈爆發。究竟決定恆星的死亡因素為何?
離奇的恆星死亡事件或許並不稀罕,新一代望遠鏡將有助於找出恆星的死亡前兆。
2018年9月9日,一座自動望遠鏡在夜晚的例行巡天觀測時發現了一顆天體,像是新誕生的恆星。接下來數小時,這顆「恆星」的亮度迅速增加10倍,自動觸發了科學家們開發的異常天體事件辨識軟體,並立即標記下來。
綜合各望遠鏡的觀測結果,提出結論是:這顆恆星在發光數百萬年後,突然發生驚人的神秘現象──從恆星表面釋出氣體,在周圍形成繭狀結構;數天或一星期後,恆星便爆炸了。這顆恆星爆炸後的殘骸與繭狀結構碰撞,產生異常明亮的短暫閃光。由於此爆炸發生在遙遠星系,發出的光抵達地球約需10億年,昏暗而無法以肉眼觀察,但對天文臺來說已足夠明亮。我們搜尋望遠鏡的觀測記錄,在此恆星爆炸前兩星期的資料中,發現了大量氣體釋出的現象,當時亮度只有爆炸時的百分之一。
恆星死亡的方式多到難以想像,而上述現象只是最近幾個新發現之一。舉例來說,有些恆星塌縮、形成超新星後,恆星殘骸仍極度活躍,噴發出的物質噴流以相對論性速度運動。這類能量可以摧毀恆星本身,遠大於一般超新星所產生的;另有一些恆星在一生的最後數天到數年,藉由一連串猛烈的噴發,丟擲了大量氣體。這些極端事件似乎不常見,但也代表天文學家對於恆星的成長與死亡仍所知有限。
目前,許多不尋常的恆星死亡事件,都不符合以往的假設。陸續提出並回答一些基本問題:究竟哪些因素決定恆星的死亡方式?為什麼有些恆星在垂死時會猛烈噴發噴流或爆發,而其他恆星只是單純地爆炸?
死亡就是新生
恆星誕生、成長與死亡的過程是各種作用力相互競爭的結果。在星際氫氣雲中,當向內拉扯的重力勝過向外推離的磁場與氣體粒子的高速運動,就會形成恆星胚胎。當部份氫氣雲塌縮後,恆星胚胎的密度增加20個數量級,溫度則上升數百萬度,氫原子開始碰撞並結合成氦,觸發核融合,一顆新恆星便誕生了。
就像氫氣雲,恆星內部也是戰場:重力不斷使恆星向內塌縮,核融合產生的壓力則不停向外推。恆星的演變取決於溫度,而溫度又與恆星質量有關。恆星越重,可鍛造出的元素越重,內部燃料燃燒越快;最輕的恆星最多隻能把氫融合成氦,太陽誕生40多億年,仍在燃燒氫。越重的恆星壽命越短,只有約1000萬年,卻製造出更多元素:氧、碳、氖、氮、鎂、矽,甚至鐵。
恆星的質量也決定了死亡的方式。低於八倍太陽質量的低質量恆星,死亡時相對平靜;當這類恆星的核燃料耗盡後,會把外層拋入太空,形成美麗的行星狀星雲,裸露的恆星核熾熱緻密,稱為白矮星,質量約為太陽的一半,體積僅比地球大一點。
然而,較重恆星的核心溫度高、壓力大,會更加猛暴劇烈地死去。當核融合鏈生成到鐵時,環境變得異常熾熱,鐵原子開始崩解為較小的碎片,使得核融合鏈中止,恆星失去了內部壓力。而重力主導一切,造成核心塌縮,直到原子緊密結合在一起,反向作用的強核力登場,強核力的效應才變得明顯。此時,未燒盡的核心成為奇特的中子星,是一種主要由中子組成的緻密天體。如果恆星質量夠大,例如高於20倍太陽質量,重力甚至可以勝過強核力,使中子星進一步塌縮成黑洞。無論是哪種方式,當恆星核心塌縮時所釋出的部份能量,會產生極明亮的爆炸並把外層拋入太空,光芒在數天內會掩蓋過該星系中其他恆星。
人類用肉眼觀察超新星已數千年。1572年,丹麥天文學家第谷(Tycho Brahe)注意到仙后座有顆新星和金星一樣亮,並且維持該亮度長達數個月。第谷在記錄中寫道,他非常震驚,不禁懷疑自己的眼睛。今天,該爆炸遺留的碎片依然可見,稱為「第谷超新星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