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科學體系,地球上生物有38億年的歷史,我們不確定未來是否可以找到更多的證據把這個時間再度前移。生命起源於原始海洋,由最初有機質在適合的環境中聚集最終出現單細胞的生命。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演化,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複雜,目前地球上已經生機勃勃,即使經過數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依然存在數百萬個物種。
按照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我們知道了地球生物的發展演化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地球生物從有了之後是如何發展到問題,但是尚不清楚地球生物是如何從無到有的,如果科學家可以確定這個細節,就能知道生命的起源形式,對於未來尋找地外生命就可以更加有針對性。
小行星上採集樣本,隼鳥號是人類首次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以及更多各自的衛星,但是小行星的數量會更多,它們大多數都是太陽系初期形成的,因此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瞭解小行星有助於科學家瞭解太陽系初期的一些秘密。此前有觀點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原材料可能來自於太空隕石或者一些彗星,並且此前科學家已經在來自外太空的隕石中發現核糖以及氨基酸的存在,這意味著有機質在小行星上是存在的。
2020年末嫦娥五號完成了月球上採集樣本,並且返回地球,中國也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具備這種能力的國家。就在那段時間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日本悄無聲息的也做了一件大事,他們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成功帶回了小行星的樣本,“太空拋物”之後繼續尋找新的目標。
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並不是日本第一次探索小行星,早在2003年日本就發射了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它的探測目標是距離地球3億公里的1998 SF36小行星,也就是後來被命名為“絲川”。這是一顆長度在540米寬度在300米的土豆形狀的小行星,隼鳥號2003年地球上出發,用了兩年的時間到達“絲川”小行星,之後在2010年帶著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不久前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的科研團隊在《科學報告》期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透過對隼鳥號帶回的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他們發現了水和有機物的存在,這是人類首次在S型小行星上發現生命必需的原始成分。並且科學家認為水和有機物並非是小行星上自發形成,同樣是在發展過程中吸收過來的。
此前NASA在貝努小行星上曾發現水的痕跡目前NASA的小行星探測器正在本努小行星上進行探測,這顆小行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上,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將於2022年末帶著樣本放回地球。本努小行星是科學家在1999年發現,一直以來便是人們關注的焦點,OSIRIS-REX探測器在2018年在本努小行星上發現了水的痕跡以及有機物化合物。
由此可見水和有機化合物在太陽系內的一些天體碎片上比較常見,這也支援了地球生命的原材料來自於外太空的觀點。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太陽系內是非常混亂的,各種天體的碰撞與分離,小行星、彗星等撞擊地球經常發生,很可能就是這個過程給地球帶來了生命原材料。
地球生命的起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目前有兩種解釋,其中之一前文已經提到了,地球生命來自於外太空。當然這並非是指它們整體從外太空而來,主要是構成生命的這些原材料來自於外太空,因為目前已經發現了很多的證據,已經在小行星以及隕石碎片中明確的發現了有機化合物和水的痕跡,當然有機化合物也可以在地球上自發的形成。
三十幾億年前的秘密我們很難去一一揭曉,但至少目前我們知道形成生命的這些必需品在宇宙中可能廣泛存在,就是在太陽系內的很多小行星和彗星都含有有機化合物,但是礙於它們自身的條件可能很難誕生生命,地球生命的形成也是在原始海洋中,有著很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