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太陽和月亮,大家應該都熟悉,一個陪伴我們度過忙碌的白天,一個陪伴我們度過安逸的夜晚,但是太陽和月亮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太陽和月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太陽
月亮
太陽黑子之謎
人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叫做光球,它是太陽大氣最下面的一層。一些旋渦狀的氣流,像是一個淺盤,它的中間凹進去好幾百千米。這些旋渦狀氣流很像大小不等的、形狀很不規則的窟窿,很黑很黑,這就是天文學家所說的太陽黑子。黑子本身並不黑,它的溫度一般也有四五千攝氏度,但是比起光球來,它的溫度要低一兩千度,在更加明亮的光球襯托下,它就成為看起來像是沒有什麼亮光的、暗黑的黑子了。假設光球上百分之百地覆蓋著黑子,太陽仍舊會是相當亮的,只是比現在看到的稍微暗一些罷了。
太陽黑子活動有一定的週期性,這個週期平均約為11年。在前4年左右的時間裡,黑子不斷產生,越來越多,活動加劇,黑子數達到極大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峰年”;在隨後7年左右的時間裡,黑子越來越少,活動逐漸減弱,黑子數極小的那一年,稱為“太陽活動谷年”。國際規定,從1755年起算的黑子週期為第1周,從後順序排列,2008年後太陽活動將進入第24周。
太陽黑子產生的帶電離子,可以破壞地球高空的電離層,使大氣發生異常,還會干擾地球磁場,從而使電訊中斷。一個發展完全的黑子由較暗的核和周圍較亮的部分構成,中間凹陷大約500千米。黑子經常成對或成群出現,其中由兩個主要的黑子組成的居多。位於西面的叫做“前導黑子”,位於東面的叫做“後隨黑子”。一個小黑子大約有1 000千米,而一個大黑子則可達20萬千米。太陽黑子的形成與太陽磁場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太陽黑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
太陽的壽命之謎
太陽是我們這個星系賴以生存的能量源泉。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的人類、動物和植物都會無法生存。但是,太陽也是有壽命的,也會有衰老死亡的一天。
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能量,這種能量是由四個氫原子核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聚變成一個氦原子核而釋放出來的。我們知道,一個氫原子核的原子量是1.00728,一個氦原子核的原子量是4.0015,4個氫原子核的質量應為4.0292。當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1個氦核時,就要虧損0.0276個單位的質量,其中,1克氫核聚變成氦核時要虧損0.0069克的質量。這就是說,太陽能的產生是以消耗質量為代價的,而且這些質量轉化成太陽輻射就不再屬於太陽了。太陽每秒鐘要損失大約400萬噸的質量,不過,這對於巨大的太陽質量來說簡直太微不足道了。從太陽誕生到目前的50億年中,太陽僅消耗了0.03%的質量,即使再過50億年也僅消耗太陽質量的0.06%。可問題是,太陽質量再大,總還是有限的,到底太陽的壽命還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對地球又有什麼影響呢?
燃燒的太陽
透過研究其它恆星的演變規律,科學家們推測,太陽上的氫聚變反應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幾十億年,氫不斷減少,氦不斷產生,這段時間是太陽的青壯年期。等太陽進入了老年期,就會變成“紅巨星”。在這個階段,恆星將會逐漸膨脹到比原來大十多億倍的體積,同時表面的溫度會降低,光度就會增大,變得十分明亮。我們在夜晚的時候遙望星空,會看到很多十分明亮的星星,其中有些就是紅巨星。
紅巨星一旦形成,就朝恆星的下一階段——白矮星進發。當外部區域迅速膨脹時,氦核受反作用力卻強烈向內收縮,被壓縮的物質不斷變熱,最終核心溫度將超過一億度,點燃氦聚變。最後的結局將在中心形成一顆白矮星。
白矮星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因為它的顏色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種晚期的恆星。根據現代恆星演化理論,白矮星是在紅巨星的中心形成的。白矮星是一種很特殊的天體,它的體積小、亮度低,但質量大、密度極高。比如天狼星伴星(它是最早被發現的白矮星),體積和地球相當,但質量卻和太陽差不多,它的密度在1 000萬噸/立方米左右。
白矮星由於沒有熱核反應來提供能量,溫度就會一直降低,最終停止發光發熱,變成“黑矮星”,在宇宙中一直飄浮著。
太陽會不會像其他恆星一樣演化,現在還沒有定論。但科學家們認為,幾十億年後,太陽會在快要滅亡時迅速膨脹,太陽系內的星體和星際物質都會被“吞噬”掉;50億年後,太陽就會成為紅巨星。那時地球上的一些生命都會消亡,溫度比現在要高2到3倍,海洋會消失,人們彷彿就會回到神話傳說中的“九個太陽”的時代。對人類而言,那時無疑就會是世界末日。但幸運的是,“世界末日”距現在還很遙遠。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日益進步,相信到時人類一定能夠為自己找到生存的方法。
月球空心之謎
月亮是茫茫宇宙中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然而,人類對它又瞭解多少呢?其實,月球本身充滿著一個個難解之謎。
月球表面
1969年,在“阿波羅11號”探月過程中,當兩名宇航員回到指令艙後3小時,“無畏”號登月艙突然失控,墜毀在月球表面。設定在七十二公里外的地震儀測得月球表面的震動,這個振動持續超過十五分鐘,就像用錘子用力敲擊大鐘一樣,振動持續很長時間才慢慢消失。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震波只能持續3分鐘至5分鐘。
1969年11月20日4點15分,“阿波羅12號”進行了一次“人工月震”的實驗:
美國宇航員以月面為基地設定了高靈敏度的地震儀,透過無線電波能將月震資料傳送回地球。其中一臺由“阿波羅12號”的宇航員設定在風暴洋。設在月面的地震儀十分精密,比在地球上使用的地震儀靈敏度高上百倍,它能測出人們在月面造成的震動的百萬分之一的微弱震動,甚至能記錄到宇航員在月面上行走的腳步聲。當宇航員乘登月艙返回指令艙時,用登月艙的上升段撞擊了月球表面,隨即發生了月震。這使正在進行觀測的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們驚得目瞪口呆:月球“搖晃”震動55分鐘以上,而且由月面地震儀記錄到的月面“晃動”曲線是從微小的振動開始逐漸變大的。從振動開始到消失,時間長得令人難以置信。振動從開始到強度最大用了七八分鐘,然後振幅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個過程用了大約1個小時,而且“餘音嫋嫋”,經久不絕。
在“阿波羅12號”造成“奇蹟”後,“阿波羅13號”、“阿波羅14號”和“阿波羅15”號相繼進行過月震實驗,實驗結果無一例外的證明:月球內部並不是冷卻的堅硬熔岩,地球和月球的內部構造不同。
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萊波特·理查德·路易斯在1976年出版的《阿波羅的宇宙旅行》一書中寫道,阿波羅11號、12號宇航員帶回的月面岩石標本的密度比地球岩石的密度要高得多(月球岩石的密度為3.2-3.4克/立方厘米,地球岩石密度為2.7-2.8克/立方厘米),對
於實心的地球來說,越往內部,密度越大,地球的平均密度是地球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即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如果月球也是實心的,其平均密度也應該約為表面岩石密度的2倍左右,即6.6克/立方厘米。可是透過月球的質量除以體積的計算,中學生們都已經知道月球的平均密度是3.33克/立方厘米,與地球密度是5.5克/立方厘米幾乎相差一半,也比預想中的月球的平均密度是6.6克/立方厘米小了一半。這就證明月亮不是實心的。
另外,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宇宙天體都有磁場。科學家認為地球的磁場起源於地球內部的地核。地核分為核心和外核,核心是固態的,外核是液態的。它的黏滯係數很小,能夠迅速流動,產生感應電流,從而產生磁場。換句話說,所有天然天體都有磁場,但大都是像地球一樣,是實心的。而這種磁場在月球上幾乎沒有。根據“阿波羅”宇宙飛船採回的月岩樣品及月球表面磁場的直接測量,月球周圍的磁場強度不及地球磁場強度的1/1000,月球幾乎不存在磁場。科學家推測,這是因為內部沒有像地球那樣的核心,它內部是空的。
有兩位蘇聯的科學家提出大膽假說,認為月球是外表經過改裝後中空的宇宙飛船。如此一來,才能圓滿解答月球留給我們的各種奇異現象。
這個假設很大膽,也引起不少的爭論,現在大部分科學家仍然不敢承認這個理論。然而不爭的事實是,月球的的確確不是天然形成的。月球就像精密的機械一樣,天天以同一面面對地球,也剛剛好與太陽一般大。外面是一層高硬度的合金殼,可以承受長時間高密度的隕石轟擊,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個天然的星體,是不該具有這麼多人造特徵的。其中的奧妙何在?尚待研究。
月球輝光之謎
關於月球輝光的記載,最早出現在800多年前。1178年,5個英國人在不同地點同時發現月亮上閃爍著奇特的光輝。1783年,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月球的陰影部分有一個地方在發光,光亮的大小相當於一顆4等紅色的暗星。1963年,美國科學家觀測到,月球上有巨大的移動發光體,共有31個,它們按照嚴格的幾何軌道移動。
相關的類似觀測有500多次,人類已經確定了月球輝光的存在。有人認為是太陽風作用在月球上,導致了月球輝光的出現;有人猜測是月球上少量的活火山噴發,出現了亮光;還有人認為是某種摩擦導致了月球輝光的出現。但是,根據宇宙飛船的探測顯示,月球上一片死寂,根本沒有物體的運動,怎麼會有摩擦呢?
月球的輝光到底是因何而起,還有待於科學家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月球
月球起源之謎
月球,就是我們常說的“月亮”。當我們仰望晴朗的夜空時,輪廓最大的天體就是月亮,它有時圓如銀盤,有時彎若鐮刀。在望遠鏡發明之前,人們只能用眼睛觀察月亮,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就編出了諸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神話。實際上,月球上並沒有生物存在。月球的年齡大約是46億年,它與地球形影相隨,關係密切。
多年來,人們對月球起源問題一直爭論不休。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種可能性,被大家比較看好的有俘獲說、同源說、分裂說、衝撞說等四種。
俘獲說
這種學說認為,月球是太陽系裡一顆普通的小行星,偶然執行到離地球很近時被俘獲,於是成為地球的衛星。但這種說法難以進行圓滿的理論解釋。因為按照引力理論,當月球受地球吸引進入軌道的一瞬間,速度、角度要極其精確。而且對地球而言,月球這個衛星大了點,俘獲它有些力不從心。一般行星的衛星直徑,只有其行星的5%,而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27%。
同源說
主張這一假說的科學家認為,在原始太陽星雲內,各行星溫度和化學成分取決於它們與太陽的距離。太陽系的各個行星處在星雲中不同的區域,是由不同化學成分的星雲物質凝聚、吸積而形成的。月球與地球在太陽星雲中相距較近,形成過程相似,屬於同時形成的“兄弟”。對於地球與月球成分上的差異,他們解釋說,形成行星時,開始是凝聚、吸積並形成以鐵為主要成分的行星核,金屬核進一步增長之後,星雲中殘留的非金屬物質才逐漸凝聚,月球就是地球形成後剩下的殘餘物質所組成的。
分裂說
這種假說認為,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地球處於高溫熔融狀態,在自轉的過程中,赤道上的一大塊物質被丟擲。太陽的引力和離心力吸引了這塊物質,使它在地球和太陽之間不斷地圍繞地球旋轉,同時吸收宇宙裡的其他物質,逐漸變大、冷卻,最後形成了月球。但經過對人類登月後帶回的大量月岩的檢測,人們從中發現了很多地球上從未見過的元素,這說明月球和地球並非原屬一體。
衝撞說
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位美國天文學家提出了一個嶄新的關於月球成因的假說。該假說認為,大約是在46億年前,一個大小與火星相似的星體強烈劃過並碰撞地球,結果地球被撞出了軌道,火星大小的天體也碎裂了。那些飛離的氣體、塵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落”在地球的周圍,透過相互吸引,先形成幾個小天體,之後像滾雪球似地形成了月球。
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發現有力地支援了這種碰撞學說。宇航員們從月球上採集了大量的土壤標本,這些標本中所含的礦物質和地球上的非常接近,因此科學家們確信,地球和月亮有著共同的起源。衝撞說也還缺少觀測證據,所以還沒有被科學界最終確認。
總之,有關月球的起源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徹底解決的問題。因此有一位科學家說“要解釋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釋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月亮漸漸遠離之謎
美國兩位地理學家透過對鸚鵡螺化石的研究,發現月球確實正在遠離地球。這兩個科學家觀察了現存的幾種鸚鵡螺化石的研究,發現其貝殼上的波狀螺紋具有樹木年輪一樣效能,螺紋分許多隔,雖寬窄不同,但每隔上細小波狀生長線在30條左右,與現代農曆一個月的天數完全相同。觀察發現,鸚鵡螺的波狀生長線每天長一條,每月長一隔。這種特殊生長現象使兩位科學家得到極大啟發,他們又觀察了古鸚鵡螺化石,驚奇地發現,古鸚鵡的每隔生長線數隨著化石年代的上溯而逐漸減少,而相同地質年代的螺殼生長線卻是固定不變的。研究顯示,現代鸚鵡螺的貝殼上,生長線是30條,新生代漸新世的螺殼上,生長線是26條,中生代白堊紀是22條,侏羅紀是18條,古生代石炭紀是15條,奧陶紀是9條,由此推斷,在距今4.2億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時,月亮繞地球一週只有9天。兩位地理學家又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學原理,計算了那時月亮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得到結果是,在4億多年前,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僅為現在的43%。7 000萬年來,月亮在以平均每年94.5釐米的速度離地球而去。
自從地球上產生人類,月亮就一直伴隨著地球。從它開始圍繞地球轉第一圈的時候起,就已經存在著離開地球的可能,只是因為它被地球強大的吸引力給“挽留”住了,所以沒有能走脫。
科學家得出的月亮脫離地球的速度雖然不同,可是一致的是,月亮正在緩慢地離地球而去。天長日久,總會有一天,月亮會飛離地球,逃之夭夭。這倒不用杞人憂天,因為那將是千百萬年、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以後的事。到那時候,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也許有可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來挽留月亮,讓這顆美麗的星球永遠陪伴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