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前不久,比爾蓋茨發表了《氣候經濟與人類未來》,他指出比新冠危險五倍的災難正在趕來,那就是氣候變暖。他認為2060年氣候帶來的災難可能會如同新冠一樣危險,2100年致命性將超新冠5倍。

姑且不說蓋茨的預言,如今的極寒天氣越來越多,氣候反常已習以為常。就拿2020/21年冬季的天氣,因“霸王級”寒潮趕來,不少地方氣溫跌破60年來的最低記錄。然而到了2月份,北方氣溫直升到30℃,不少地方突破70年來2月份的最高記錄,但還沒持續幾天一場新的寒潮再次趕來,北方又迎來了降雪天氣。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冰川斷裂、冰山破裂的現象也頻頻出現,讓人倍感恐懼,那麼氣候變暖危機多嚴重?

01、印度冰川斷裂

2021年2月初,印度北的喜馬拉雅冰川斷裂,瞬間爆發了山洪,並加速湧入下游道路,摧毀了 2個大壩,數百人失蹤或死亡,然而,這一悲劇還僅僅是剛剛開始,冰川還在融化,並在高地蓄積了一個堰塞湖,隨時都會決口,從而釀造新的災難。

因氣溫的逐步回升,近年來喜馬拉雅山區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對下游的生活帶來很大隱患。因全球性的氣候變暖,也讓各大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給很多國家帶來了隱患。而伴隨著接下來的夏季到來,喜馬拉雅冰川還會加快消融,這對周邊的亞洲國家來說還會釀造新的噩夢。

02、南極冰山破裂

其實在10年前,科學家就已注意到南極冰架出現了一絲裂縫,當時並沒有太重視,人們對氣候的保護意識也不高,結果從2020年11月開始,人類就發現裂縫加大,而如今這個面積高達1270平方千米的冰山,終於從南極大陸脫離而出,其面積等同於洛杉磯。

今後的幾個月內,這個冰山會一直隨著海流運動,可能會擱淺到布倫冰架上,但也可能會一直向前運動,直到最後消融成海水。

浮在海上的冰山,對人類來說並不是好事,尤其是船隻出行時要避免和其相撞,且因冰川的快速消融,也會讓海水的鹽度有所下滑,以至於海平面持續上漲。

而隨著冰山和冰架的脫落,也表明這個冰架已經不穩定,今後還會有其他冰山陸續脫離,到時候海平面還會繼續上升。

同時,那些冰川露出海上的部分並不是太多,海面下的面積佔比更大,這也會影響當地的海洋生態,海里的生物活動也會受影響。

03、冰川都融化會有什麼危機?

研究發現,高緯度的氣溫變化比中低緯度高出2-3倍,也就是說,低緯度的氣溫升高1℃,高緯度區域的氣溫會升高3℃。

在全球變暖的基礎上,近年來南北極氣溫持續上升,2020年南極最高溫已高達20℃,如果再繼續下去,南北極氣溫還會更高。如今北極不少冰川融化,北極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而海豹因無法登陸呼吸,結果種群大量死亡,很多北極熊沒有了海豹這一食物,也被接連餓死。

北極圈的格陵蘭島上覆蓋了冰川,研究發現,如果這些冰川全部消融,那海平面將會抬升五米,到時候生活在附近的生物會走上瀕臨滅絕的地步,一旦全球冰川全部融化,地球將不適合人類生存。

美國一個科學家分析,一旦地球冰川全部消融,那海平面將會升高六十六米,到時候人類的生存空間大大縮減,地球也會成為海洋的世界。

從研究來看,2020年陸地氣溫比工業化前高度了1.96℃,比100年前高出1℃,海平面也比100年前抬高了20cm。然而這些年裡,極端自然災害越來越多,洪水、暴雪、熱浪、風暴等加劇出現。

人類想要自救,那就要保護環境,珍惜地球,減少“排放量”,然而“零排”理念也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就拿種植糧食來說,沒有機械化,那種植成本大大增加,不用農肥那產量也會大大下滑,那時候人類將重新回到工業化前的時代,顯然大家都不願意。

有科學家分析,就算人類在2100年前遏制了氣候變暖,讓氣溫回到正常水平,但海水想要調節溫度需要很長時間,到時候冰川繼續融化,海平面還會升高,沿海低緯度地區有被淹沒的風險。而海水想要恢復正常海溫,需要300年之久,前提是氣溫迴歸正常水平下。

如今越來越多的極端自然現象,都在提醒人類要保護環境,最大化的減排,不然子孫後代的生存危機只會持續加大。

1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重返月球?先要做到的7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