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透過結合實驗和數學,伽利略開創了科學研究的先河,從此物理學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此後,牛頓發揚光大,建立了牛頓力學,成為經典物理學的開創者,他也被冠以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在牛頓之後,又有麥克斯韋、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狄拉克、費曼、薛定諤等一眾物理學家,發現了一系列新的物理學定律,極大改變了人類對於世界的認識。不僅如此,人類利用物理學定律發展出了現代科技文明,徹底革新了人類的生活。

然而,物理學定律在造福人類的同時,有一條物理定律卻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有的物理學家發出感嘆,寧願不要發現它。這條定律預示著宇宙必然會走向不可逆轉的毀滅,它就是熵增定律。那麼,熵增定律是怎麼來的呢?

這還要從熱力學的發展說起。大量的實驗表明,能量是守恆的,它們不會憑空出現和消失,只會在不同形式之間轉換,這就是能量守恆定律,也稱熱力學第一定律。這一定律的誕生,讓不消耗能量卻能做功的永動機化為泡影。

此後,又有人設想建造另一種永動機,這種機器可以從自然界中吸收熱量,然後以此來驅動機器做功,這並不違背能量守恆定律。然而,無論怎麼嘗試,這類永動機也是沒有造出來,原因在於還有未知的熱力學定律在起作用。

1824年,物理學家卡諾在研究熱機時發現,熱量並不能被百分百轉換為能量,其熱效率正相關於高溫和低溫熱源的溫差。為了定量描述熱機的能量耗散,克勞修斯在1865年引入了一個常數——熵。

熵可以表徵無用能量的多少,無用能量越多,熵越大;有用能量越多,熵越小。熱機在執行過程中,會產生無用的熱量,例如,機械結構之間相互摩擦所產生的熱量,這些熱量不能用於做功,系統的熵會變得越來越大。

由此可見,能量的轉化和傳遞是有方向性的,低溫熱源的熱量不會自發地傳遞給高溫熱源,熱量不能自發並且全部轉化為功。因此,熵的值只會變得越來越大,並且是不可逆轉的,這就是熵增定律,亦稱熱力學第二定律,它表明第二類永動機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1877年,物理學家玻爾茲曼進一步擴充套件了熵的概念。他發現,系統的熵與其微觀狀態數量有關。倘若系統的微觀狀態數量越多,意味著系統越混亂,表明熵值越大。一個系統的有序度只會自發地變得越來越低,熵會逐漸增加。

那麼,為什麼熵增定律十分特殊?為什麼它可以預示宇宙的最終結局呢?

對於其他物理定律,它們都是關於時間對稱的,無論是時間正向還是逆向流逝,都沒有任何區別,例如,一顆小球從空中自由落體到達地面,如果從地面以小球的落地末速度,把小球豎直向上扔出,該小球又會到達原有的高度。

然而,熵增定律卻非常特殊,熵只能增大,水和乙醇混合後不會自發分離,玻璃打碎後也無法自動復原。熵增定律表明,時間的流逝方向是單一的,只能向前流逝,這是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物理學所無法解釋的。不僅如此,這條定律還設定好了宇宙的結局。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低熵狀態,隨著宇宙的演化,無序度越來越高,有用能量被逐漸消耗掉,宇宙的熵在不斷增大。雖然宇宙中形成了很多有序結構和低熵體,例如,恆星、星系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但這些都需要消耗宇宙的有用能來維持低熵狀態,所以總體上還是會導致整個宇宙的熵變大。

因此,宇宙之形成以來,就註定朝著熵最大的方向在演化。最終,行星會脫離原有的軌道並解體,原子四分五裂,質子發生衰變,黑洞蒸發殆盡,只留下光子以及輕子。

宇宙遲早會迎來無序度最高、有用能耗盡的最大熵狀態,這就是熱寂的結局,預計時間是在10^1000年以後。當然,這個時間對於渺小的人類而言非常漫長,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來保持低熵的狀態。

23
最新評論
  • 1 #
    最終有那麼一刻,宇宙中最後一個原子,耗盡自身了最後的能量,最後兩個原子之間失去了萬有引力,相互道別,宇宙也就正式死亡了。
  • 2 #
    生命就是宇宙誕生用來突破這條定律的東西,宇宙在不停的選擇一種生命讓他進化到強大的可以穿越脫離本宇宙造就永恆生命
  • 3 #
    對杞人憂天又多了一層理解。
  • 4 #
    巨石風化成沙礫就是一個熵增過程
  • 5 #
    為什麼熵增定律十分特殊?為什麼它可以預示宇宙的最終結局呢
  • 6 #
    人的認知是一點點的積累。現在解釋不了的事物人們愛用自己喜歡的一個代名詞給它命名。若干年後當學者突破這個認知以後,它的原有的一切觀點就會被駁斥掉。現階段甭說宇宙,就連地球探索都在懵懂階段,就連微觀也只是探索到原子。三維世界還沒有突破,更高層次的維度空間更是無從尋找。這一世人類按地球的發展史,現在還沒有跨過一分鐘的時間。我們還很弱小
  • 7 #
    熱寂來臨時,人類可該咋辦?
  • 8 #
    熵增定律是三維空間的認識,更高維度熵增是不是定律人類目前無法探知。
  • 9 #
    我們對整個宇宙世界的瞭解還非常侷限,我們認為熵增是普遍適用的,就如同當初的人們認為牛頓三大定律用之於萬物皆準一樣;從整體來看,如果把宇宙執行規律看作一個硬幣,我認為熵增只描述了硬幣的一個面,甚至可能只是其中一個角落,還有更多未知的規律等待我們發掘,現在就用熵增為宇宙設定結局,可能只是大家在坐井觀天而已,關於宇宙,我們知道的太少太少,還不需要為熵增煩惱,還是想想奶粉錢房貸錢怎麼來吧。
  • 10 #
    如果站在地球上看宇宙,那一定是井底之蛙,地球上的物理現像是由地球所處的環境造成的,不同的環境所造就的事物是不一樣的,而茫茫宇宙各種環境各有千秋,所形成的物理指數也各不盡同,拿地球物理一概而論的去套宇宙,那必定是錯誤的結論。就象人會死亡就可斷言人類最終會消亡,那地球生命的存在還有何意義?宇宙既然能創造生命,存在就有意義。因熵增定律就斷言宇宙終將走向滅亡是狹隘思維,是脫離了物質宇宙觀,更是違背了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恆。宇宙是永恆的存在,其內的所有物質在其自身能的作用下只是改變狀態而已。
  • 11 #
    這個定律早在人身體體現出來,人為什麼會死亡?人類不就是個輪迴,自然災害面前體現人類微小和反重力外星飛船,應該有外星人和更高維次人類生命空間。
  • 12 #
    宇宙的波粒二象性,宇宙是一種類似於波的狀態振動,宇宙膨脹到最大後就會開始收縮到最小,然後爆炸又開始膨脹,不斷的迴圈;粒的表現為宇宙是一粒粒星球組成。
  • 13 #
    就像愛因斯坦最初不願意承認黑洞現象一樣,思維的束縛限制了原本人類應該認識到的宇宙的宏大,而只是被人為的用理論框架起來,然後在這些框架裡死迴圈。相對論、量子物理、弦理論、熵定律,真的能完整描繪宇宙真正的形態嗎?人類真偉大,燃料推進器、電波通訊器、光電望遠鏡,僅僅這些就能夠詮釋全宇宙了。
  • 14 #
    既然能量守恆,整個宇宙的能量從何而來?是不是,當恆星耗盡能量毀滅以後,在其漫長的歲月長河消耗的能量透過時間的流逝,又會聚集,產生另一顆恆星……這就是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因呢?當然,人類,甚至所有生命,都是能量的產物…
  • 15 #
    也就是說。宇宙總能量就是一個錢包。總有花完的那一天。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NASA:把你的名字送往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