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本文為《航天史》系列連載文章,本期為第 52 篇

往期內容可進入“我的主頁——文章”檢視

上文書講到,天空實驗室空間站發上去就出了問題。主太陽能電池板無法展開,電力供應不足,而且保溫層也被撕掉了一大塊,只得派宇航員上去修理。他們花了足足 5 天時間在地面上的模擬水池裡尋找解決方案。而且要進行大量的訓練,這件事兒並不容易。

他們鑽進了天空實驗室的艙內,從一個科學研究用的出口鑽到了艙外,在這裡,他們舉起了一個遮陽傘,算是擋住了陽光的暴曬,艙內的溫度馬上就從 50 度降到了 30 度,起碼 30 度的溫度還能忍受。

打了個傘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

他們就這麼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些實驗勉強可以做,但是大部分耗電量大的實驗完全沒辦法搞。主太陽能板還沒有開啟,只靠太陽望遠鏡上的那 4 個小太陽能板供電,電力是完全不夠用的。他們還是需要出艙行走靠人工開啟那個太陽能電池板。本來是兩邊一邊一個,現在有一邊已經被撕掉,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主太陽能電池板只剩下了一邊的。

地面上的後備宇航員們也沒閒著,每一組的宇航員都是有後備軍的,地上後備宇航員領頭的是拉塞爾,他執行過阿波羅 9 號的任務。康拉德他們從太空發回了很多照片,他們地面上的這一組人馬就在水池裡復原太空場景,尋找解決方案。

拉塞爾用電話告訴太空裡的康拉德,告訴他怎麼湊出一個 7.5 米上的杆子,在頭上綁上一個剪刀,後邊拉一根線。其實就是組裝了一個長杆的剪枝用的剪刀。他們小心翼翼地把這個鋁合金的杆子伸出去,剪刀也卡到那根黑色的皮帶了。就在這時候,天黑了……

算了,兩個人只好作罷,只好爬回來。等著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從陰面出來。等到了太陽出來,他們又一次鑽出了軌道站,把安全繩綁好。剪刀一直在咬住黑色皮帶的狀態。科文拉了拉繩子,綁在最前面的那個電線剪刀根本沒動,怎麼拉都不管用。

沒辦法,康拉德只好自己爬出來。朝著那個剪子爬過去,結果,就在這時候,這個皮帶居然自己就斷了。電池板的橫樑一下就彈開了,康拉德當時就被彈飛了出去,直接成了“太空飛人”。好在身後拉著一根安全繩呢,要不然就真成了太空人了。康拉德在空間站外邊飄了好一會兒,才慢慢收繩子,飄回了空間站。

彈開的太陽能板橫樑

但是,太陽能電池板的橫樑彈開是彈開了,但是隻有 20 度,要開啟到 90 度才算合格啊。沒轍,這兩位宇航員只能繼續手工操作。康拉德把一根繩子綁在帆板的開啟的那一頭。科文站在出艙口,探出半個身子,拉著繩子的一端。使勁一拽,拽不動。因為繩子的角度不太對。康拉德就站在中間,把繩子中段撈起來,往自己肩膀上一扛。繩子的角度就改變了,就容易使上勁兒。而且康拉德自己也能用上點力氣。

兩個人一使勁,直接就把“咔吧”一聲,就把卡住太陽能電池板的機構給掰斷了。休斯頓的地面控制人員驚奇的發現,主太陽能電池板開始供電了。再找這二位宇航員,發現他倆又被彈射到太空裡晃盪去了,太陽能板開啟的一瞬間,這二位就被扔出去了。好在有安全繩拉著,要不然,地球就多了兩顆人性小衛星了。

這二位慢慢縮短繩子,回到了太空站裡。現在電力已經開始恢復,慢慢的上升到了 4000 瓦的供電量。天空實驗室到此為止,算是逐漸恢復了正常。

天空實驗室的環境比此前的飛船都要寬敞

這三個宇航員在太空裡足足居住了 28 天,是此前美國人創下的最長記錄的兩倍。他們在太空裡做了很多的實驗。而且用太陽望遠鏡觀測到了耀斑爆發的情景。也拍了將近 3 萬張照片,也算是收穫頗豐。最後,他們在 6 月份乘坐阿波羅飛船返回了地面,降落在了加利福尼亞的外海,提康德羅加號就在附近 10 公里外,很快直升機就趕過來了,把他們帶回了家。在美國人看來,這是第一次有人安全的飛到空間站,然後在安全的回家。蘇聯人的聯盟 11 號飛船出了事故,所以不算數。這個第一次,還是美國人創造的。

美國人趁熱打鐵,又發射了兩批載人飛船到天空實驗室工作。7 月 29 號上去,9 月 25 號下來。在天空實驗室居住了接近 2 個月。11 月份又發射了一艘阿波羅飛船,帶著 3 個宇航員一直居住到了 1974 年的 1 月份。

康拉德在空間站裡洗澡

此後呢,天空實驗室一直就沒有人。因為庫存的幾顆阿波羅飛船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天空實驗室計劃從一開始,就是個利用阿波羅計劃剩餘物資的計劃。現在,美國人還剩下一艘阿波羅飛船,這艘飛船後來被大家戲稱為“阿波羅 18”,其實這不是它的真實編號,只是俗稱而已。後面這艘飛船是要承擔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我們後面再說。

我們單說天空實驗室,NASA 希望天空實驗室能夠堅持到 1979 年,因為按照原定計劃,太空梭要在 1979 年首飛。如果能和天空實驗室進行對接,那不是挺好的事兒嘛,所以,最後一批宇航員離開天空實驗室的時候,空間站的物資還很充足,氧氣供 1 個宇航員生活 420 天,水足夠供應大半年。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爺是沒給 NASA 這次機會。

總之,科學家們希望天空實驗室在軌工作時間越長越好。儘管是無人狀態,但是那個太陽望遠鏡仍然在源源不斷的發回觀測資料。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叫做“日冕物質拋射”。

天空實驗室上的太陽望遠鏡拍攝到的日珥爆發

太陽是分為好幾層的,我們看到的光輝燦爛的太陽,其實是太陽的光球層。太陽是個流體構成的球體。溫度非常高,一切物質都已經電離化,成了等離子體,光球層的溫度足有接近 6000K,核心的溫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1500 萬度。光子從太陽的核心出發,走到太陽的表面居然要走足足的17萬年,就是因為在溫度極高,對流極其複雜的一大坨等離子體內部,光子會和氫原子核發生碰撞,根本沒辦法走直線,就像是穿過擁擠的人群,七拐八彎的走了很多的冤枉路。所以走過的長度遠遠超過了直線距離。

正因為光子走起來是七拐八彎的,就是是走過無數層磨砂玻璃,所以我們看不到太陽內部的情況,只看到了薄薄的光球層。光球層以外,就是透明的太陽大氣,光子可以暢通無阻。上邊再分成兩層,一層叫色球層,一層叫做日冕層。

太陽的結構

色球層的光非常的暗淡,完全淹沒在了光球層的強光之下。我們要觀測色球層,必須靠窄帶濾光器才行。氫發出的 656.3 奈米的光是色球層獨有的,我們只看這個頻率的光,就能過濾掉色球層的干擾,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太陽。

至於日冕層,則是太陽最外層的大氣,這一層延伸到廣袤的宇宙空間,逐漸過渡到真空。在日全食的時候能看到這一層。在高山上,或者是太空裡,也能用日冕儀來製造一個人工日食,看到日冕層。

光球層上最著名的現象就是黑子。黑子其實一點也不黑,只是溫度比周圍低了一點,黑子的溫度只有 4500K。我們觀察太陽的時候,總是想辦法用黑玻璃擋光的方式,或者用赫歇爾稜鏡之類的東西來減弱太陽的亮度。等減低到太陽表面不那麼亮了,人眼能接受了,黑子的區域基本上就已經減沒了,成了黑色。我們肉眼看來,就發現了一個大黑點,所以叫黑子。其實呢,黑子比白熱化的鐵水還亮呢。

米粒組織和黑子

光球層你仔細看,其實跟一鍋粥差不多,有大量的米粒組織在不斷地翻騰。別忘了,等離子體是帶電的,太陽又是個流體構成的球。而且還有自轉,赤道上自轉的速度和兩級還不一樣。從內部往上還有對流運動,這些過程不知道要攪起多少旋渦呢。帶電粒子一流動,肯定會攪拌出極其複雜的磁場。太陽上的很多現象都是磁場在後面搗鬼。黑子其實就伴隨著強烈的磁場。磁場是有降溫作用的,所以,黑子就比周邊的溫度低一點。

耀斑爆發和黑子也是有關係的。粗略的說,耀斑和黑子的關係有點類似於雲和閃電之間的關係。色球層裡最有意思的現象是日珥,就像是太陽表面長出個圓環,長出個耳朵,這東西也是磁場搗的鬼。

反正太陽大氣有個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發日冕物質的拋射。太陽就像是打噴嚏一樣,噴出了十幾億噸的帶電粒子。萬一奔著地球這個方向來了,地球就夠受的。大耀斑發出的強紫外線會直接加熱地球的高層大氣,日冕拋射物質是帶電的高能粒子。而且有磁場。透過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還是會使得大氣的溫度升高。

偏偏天空實驗室的太陽望遠鏡拍攝到了耀斑爆發的照片,當時 NASA 也沒意識到這對於空間站意味著什麼。這張照片意味著如果 NASA 不採取措施,天空實驗室命不久矣。

其實近地軌道空間並不是完全沒有空氣,大氣層並沒有明確的邊界,只是越往上,空氣越是稀薄。天空實驗室所在的軌道高度是 428~438 公里,在這個高度,大氣層幾乎是感覺不到的。但是如果年頭多了,大氣產生的阻力還是會消耗空間站的能量,軌道高度會越來越低的。而且還是惡性迴圈,越低,空氣越是稠密,阻力越大,最後就會墜入大氣層燒燬。

所以,要延長空間站的壽命,最好是時不時開發動機推一把。但是天空實驗室沒有大號的發動機,必須靠火箭對接上去,或者是是太空梭對接上去推一把。

當時大家已經知道太陽是有個 11 年的週期的,也就是大約是每過 11 年,太陽就會出現一次活動高峰,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黑子會變得比較多。可是天空實驗室發射的這幾年,恰好是兩個週期的交界處,預測黑子數量有點困難。

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太陽活動對地面和衛星軌道都有影響,因此 NASA 有專門的太空天氣研究部門。美國的海洋與大氣管理局也有相關的研究部門,偏巧這兩個單位全都預測錯的了。按照 NASA 的計算,天空實驗室可以堅持到 1983 年。那時候,太空梭早就成熟了。只要藉助太空梭的發動機,把天空實驗室往高裡推一把,那就萬事大吉了。哪知道 NASA 完全打錯了如意算盤。

到了 1976 年,新一輪的太陽活動週期拉開了序幕,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發現原先預計的資料是錯的,馬上修正了資料。太陽黑子數量比原先預計的要高一倍。照這個預測,太空實驗室最多堅持到 1980 年就撐不住了,肯定會掉進大氣層燒掉。

拋射物質抵達火星的模擬效果

海洋與大氣管理局把這個資料告訴了 NASA,NASA 就當是沒聽見。要不怎麼說,官僚主義害死人啊!當然,NASA 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統計了最近 20 個週期的資料。海洋及大氣管理局只統計了 13 個,NASA 認為自己的證據更強。但是海洋及大氣管理局之所以捨棄了那7個週期的資料是因為這些資料受到廣泛質疑,這些資料是不準確的。

其實呢,NASA 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馬歇爾航天中心一直想 80 年代重啟天空實驗室。現在 NASA 沒錢,所有經費都去保障太空梭專案了,馬歇爾航天中心的人怕萬一天空實驗室要是提前墜落,NASA 高層會調整計劃,乾脆拋棄天空實驗室。那麼馬歇爾太空中心也許就撈不著經費了。只要天空實驗室這個專案沒有壞訊息,那麼一切計劃就不會變,錢還能多拿幾年。

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馬歇爾航天中心

NASA 高層其實心裡也有小九九。馬歇爾太空中心報上來一個計劃,那就是做一個遙控推進器,對接在天空實驗室上,幫著推一把,這樣天空實驗室的軌道就能升高。這筆錢已經夾雜在 NASA 的整體經費之中報上去了,就等著國會批准了。萬一國會的老爺們聽說天空實驗室要玩兒完。乾脆破罐子破摔砍了專案,那該如何是好呢?這訊息不能讓國會的老爺們知道。

這事兒慢慢的拖到了 1977 年。北美防空司令部找上門來了。人家提醒NASA,快看看你們的天空實驗室吧。原來在軌道上是躺著跑啊,如今怎麼立起來跑啦。

北美防空司令部

北美防空司令部是幹啥的?其實就是為了對付蘇聯的導彈威脅。從蘇聯發射導彈攻擊美國的話,最近的辦法是走北極上空過來,先路過加拿大,再到美國。所以,美國就聯合加拿大等等一系列盟國,建立了一個北美防空司令部。專門監視著太空一舉一動,但凡有個不尋常的亮點,他們都神經兮兮的。大家可以往前找找,去聽我前面講的神盾局系列,講到過這個北美防空司令部。

當然,這個部門也有民用專案,比如說每個平安夜,北美防空司令部會追蹤報告聖誕老人的位置,這純粹就是個軍民同樂的噱頭。

“追蹤聖誕老人”

那麼怎麼 NASA 自己沒發現天空實驗室空間站的異常,反倒是北美防空司令部發現了呢?那是 NASA 為了減少裝置損耗,1974 年最後一批宇航員離開天空實驗室的時候,他們順手把亂七八糟的裝置給關了,只有最基本的通訊系統還開著,NASA 收不到有關姿態的資料。

大家知道頂風騎腳踏車的時候,最好是趴著點,迎風面積小啊。但凡你身子坐直了,阻力都會大大增加。現在的天空實驗室,就是迎著風坐直的姿態,阻力遠遠大於估計值。好在北美防空司令部給了 NASA 一個面子,沒有大聲喧譁。畢竟是兄弟部門,大家就不要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但是,哪怕北美防空司令部不說,等到天空實驗室真的掉下來,那就紙裡包不住火了。NASA 的臉往哪兒放啊,這時候 NASA 真的著急了,召集了一幫工程師來想對策。你早幹什麼去了?

哪知道這時候,蘇聯人湊了個熱鬧,弄得 NASA 是“壓力山大”啊。這是怎麼回事兒呢?我們下次再說。

11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柳葉刀子刊:剛果超4% HIV感染者可“自愈”,遠超目前認知